悠悠石化情
文\茂名石化徐日婵“亚爸回来了,亚爸回来了。”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茂名石油公司(现为茂名石化公司)上班,我还生活在农村乡下,每周星期五落日余晖的时候,我总是站在门前那棵高大的菠萝树下,盼望父亲归家的身影。
每当落日余晖的时候,“叮当、叮当、叮当”,他骑的那辆28寸凤凰牌自行车老远就能听到刺耳的铃声,此时父亲的身影便会准时出现。你可知道在那个年代有自行车代步可是很了不起的事,而我也总是闹着让父亲把我放在车尾架上兜几圈,威风威风,旁边的小伙伴们可羡慕了。后来我才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母亲在父亲的工资里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的钱才买到的,“做工人就是了不起,出入都有车代步了……”记得刚买回来那时,隔壁的三叔二婶们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父亲对他的这辆“宝马”车也是爱不释手,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挤出时间维护维护。
“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好几个小时的路哪,之前我们穷没有钱买得起单车,你父亲每次去茂名油校读书都要走好几个小时的路呢,鞋子都磨破了好几双,苦娃啊!现在好了,你父亲能在茂名石油公司工作,不单有钱拿回家帮补家用,还成了半个城里人,娃,以后你不想吃苦就要努力学习,争取做父亲的接班人……”奶奶的感触和教导一直让我铭记。在那时,父亲除了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单位上班外,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赶回家乡帮忙务农。也就在那时,“茂名石油公司”这六个字亦朦胧地藏在我的心里。
“哗,有肉、有鱼、有肉罐头、还有面粉和水果,那么多好吃的,亚爸的单位真好,不单把我们由‘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每个月发给我们的福利更是羡煞旁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我们全家都像其他工人叔叔的家属一样被安排出来茂名。“我们可以专心读书了,油公司万岁,”想到从此就可以远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不停劳作;远离放学回来还要放牛割草的苦日子,我们这些放牛娃乐开了花。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每个家庭几口人,只能逼住在十几平方米狭小的平房里,有些家庭人口多的,一间房子实在挤不过来,便可申请占用多一间,有些聪明的家属,还自作主张自己亲自动手,用木板在平房门前空地上私自搭建一间小厨房,公司领导见大家的居住环境确实苦,也就作罢。记得那时我刚好读初中,学习之余,除了与伙伴们一起打打牌,走走军旗外,最好的娱乐运动,就是在居住的小区园子里的芒果树下的那张猪肉台上打打乒乓球,居住环境虽然艰苦些,但大家相处得也是其乐融融,生活过得也是美滋滋的。
“我们终于住上高楼大厦了,想不到啊!干了一辈子工人也值了,”油公司第一批福利楼房陆续在露天矿、官渡“闪亮登场”,我们这些家属们,也由十几平方米的住所统统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三房两厅。一栋栋漂亮的崭新高楼,住宅区里一个个娱乐场所,一排排的运动器械,球场、球室、图书室样样齐全,较之前的居住环境自然是天壤之别。
“在油公司工作真幸福呀!将来油公司这个企业必定是推动茂名经济发展的‘好帮手’, 它就是茂名向前发展的一面好旗帜,”放眼望去,高楼耸立、绿树婆娑、整洁明亮的居住环境,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同时;让别人羡慕的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油公司未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今后的石化发展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一代了,加油吧,年轻的新一代,你们是时代的开创者,石化腾飞的创造者。”春夏秋冬,几度风雨,几度秋;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流逝,像父亲辈的工人叔叔、工人阿姨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与之相伴了三十几年的工作岗位。
奶奶的教导和志向,令我有幸进入乙烯工作,春夏秋冬,几度风雨,几度秋;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乙烯一干就是十几年。油页岩的衰落,炼油的扩建与茁壮,乙烯的创建到扩大与腾飞,让我亲身感受和见证了油公司的时代变迁和它们的掘起到腾飞,它的“步步高升”和辉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现实”的光辉时刻,太多太多的故事让人感动,太多太多的回忆教人振奋。
“我儿子说我们俩老年纪大了,爬8楼吃力了,在财富名门买了套18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一位职工家属骄傲地说。
“是吗,你儿子和儿媳妇都在油公司工作,就是不同,都住豪宅了,”旁边的亲戚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不断追求,公司的不断发展和腾飞,让职工们的幸福美好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悠悠石化情,一代接一代,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浓浓石化情!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