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站的变迁
文\河南南阳油田曹吉祥在管道公司魏岗输油站灯光球场的两旁,有两排近200株水杉树,那是1992年魏岗输油站改造投产后栽种的。25年过去了,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如今都已长成直通云天的参天大树,它们象征着魏岗输油站从建站时的一片荒芜到现在的干净整洁花园式泵站的发展历程,凝聚了站里一批又一批调入调出员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汗水。
我是1989年9月调到魏岗输油站的,时至今日,28年过去了,可当时的情景我依然清晰记得。
当年我来到站里时,储油罐、输油泵房、加热炉、消防泵房、职工公寓住宅楼等主体工程都已完工,站里因道路还没有修通,起重设备到不了指定的地方,施工人员和站里的职工便肩抬手拉将生产设备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调试。当时站区道路坑洼不平、碎石成堆、荒草丛生。进入站区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那时站里除了两座2万方储油罐外,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就是35米高的50方水塔。生产和生活用水都是靠地下深井泵把水提升到水塔内供给。
1992年,魏岗输油站改造投产后,站里的员工在尽职尽责,确保输油生产安全的同时,大力开展场地平整、清运杂物、铺设道路等环境整治;开展栽树种草绿化和制作,进行标准化站场建设。经过全体员工3年多的苦干实干,站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场工艺管网规范标准,设备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实的花园式泵站。
28年弹指一挥间。随着魏岗输油站经过“三标”、“三基”和“双无”站库建设的创新发展,站场不但自动化操作水平高,员工上班在值班室鼠标一点就能控制生产设备的启停和阀门的开关,设备运行参数通过远程监控都能一目了然地显示在中控室的电脑屏幕上。当年的水塔已早被变频无塔供水所替代,直入云天的电信接收塔、工业监控摄像头高架塔、站区夜间照明高杆灯成为新的站区标志性建筑风景线。而且职工公寓更是电视、洗衣机、互联网、热水器、床上用品等配备齐全,职工来站上班只用带上换洗衣服拎包入室。职工文体活动室跑步机、台球乒乓球台等文体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每逢节假日,站里组织开展猜谜、跳绳、拔河、长跑、棋牌球类以及歌咏比赛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输油小站成了远离都市的乐园,员工们在这里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茁壮成长,我真为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好时代而高兴。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