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唐诗宋词的王国
文\湖南石油高速分公司彭莹在唐诗宋词中徜徉,感到委婉清新;在唐诗宋词中踱步,觉得酣畅淋漓;在唐诗宋词中遨游,与作者产生共鸣。
我背熟了一百七十四首唐诗宋词。吟在口中,是一首首或欢快奔放、或凄婉滂沱、或小桥流水、或荡气回肠的故事。于是,“诗仙”李白来了,“诗圣”杜甫来了,“诗佛”王维来了,“诗豪”刘禹锡来了……他们登楼则“欲穷千里目”,攀顶则“一览众山小”,举手则:“手可摘星辰”,迈步则“一夜飞渡镜湖月”。孟浩然、王维的宁静淡泊,岑参、高适的边塞长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乱世悲歌,如一幅幅画卷,呈现在眼前。我们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可以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悠远,还可以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中的春景,诗中的红花,在朱熹笔下幻化出万千光彩,这是春之灵感,这是春之恋歌,诗中的情,诗中的景,诗一样的春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碧叶,诗中的荷花,在杨万里笔下妙趣横生,这是夏的特写,这是夏的韵味,诗中的叶,诗中的花,诗一样的夏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的红枫,诗中的秋景,在杜牧的笔下,深邃悠远,这是秋的精神,这是秋的气质,诗中的叶,诗中的秋,诗一样的秋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的梨花,诗中的雪花,在岑参的笔下漫天飞舞,这是冬的迷人,这是冬的乐曲,诗中的雪,诗中的冬,诗一样的塞外雪天。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诗把我带进了诗情画意的江南,我耳旁又响起了江南的管弦丝竹,那般的清妙幽静,独具神韵,眼前仿佛出现了美丽的江南采莲女子,划着小舟,穿梭于莲蓬中间,远远望去,只见依稀中的长发、裙裾,让人痴迷,让人神往。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观着“桃花流水鳜鱼肥”,品着“葡萄美酒夜光杯”,恋着“一片冰心在玉壶”,又梦“铁马冰河入梦来” ……千年前的又一幅“清明上河图”仿佛历历在目。
唐诗短而精炼,掷地有声;宋词长而有韵,回味无穷。
我渴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悲叹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向往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感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赞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钦佩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仰慕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咏别情的名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勾勒出一幅秋江离别图,使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佳句俊语,堪称咏别情词中的精品。
易安居士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重叠字,渲染了意境凄绝,禁不住潸然泪下,内心掀起阵阵波澜。这首词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语言新奇清丽,让人匪夷所思,情感悲凉极致,虽然全词没有写一滴眼泪,却让人感到无比酸楚。
读唐诗,就仿佛在江南古老的寻常巷陌中穿行,欣喜地发现谁家的院落里一枝红杏出墙来;就仿佛倚靠在刘禹锡的朱雀桥上,看远处的夕阳斜照和燕子低飞的呢喃。
读宋词,在辞海中听愁:惆怅愁,相思愁,忧国愁,愁上愁。感慨颇多。
唐诗宋词风光旖旎,如痴如醉,爱不释手。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