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振学
发表于 2018-1-27 22:08:05
这是1998年我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奖时,在电台老楼门口拍下的照片,后头这块牌子即将被换掉,广电部变成广电总局。身旁穿白色衣服的小伙子,是听工部的徐冰,清华大学毕业生,现在是中央台新闻评论员,偶尔在晚间中国之声节目中能听到他的精彩点评。
一晃20年过去了,我也老了许多,但往事还记忆犹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8-1-27 23:21:52
感谢赵明军、侯秀峰、柳庆、肖鹏鸣、王新平、孙建国、刘利顺、尹春鹤、屈联西、张佳雷、胡云峰、董朋、为生歌唱、浮山神、张丽、杨玉清、张艳春、王进国、李长兴、何卫东、何明伟、杨振、徐爱敏、王兰英、刘运喜、杨玉清、初卫平、申宏先、宋根顺、涂怀军、宋春卿、关镇学等三十二位老师的支持!
煤缘
发表于 2018-1-28 06:45:18
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8-1-28 20:26:25
每张照片有每张照片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最不想删的照片,也很多,但一直存留在手机里的照片是自己成长的照片,记录着从毕业参加工作到这几年的心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8-1-29 08:09:35
感谢赵明军、侯秀峰、柳庆、肖鹏鸣、王新平、孙建国、刘利顺、尹春鹤、屈联西、张佳雷、胡云峰、董朋、为生歌唱、浮山神、张丽、杨玉清、张艳春、王进国、李长兴、何卫东、何明伟、杨振、徐爱敏、王兰英、刘运喜、杨玉清、初卫平、申宏先、宋根顺、涂怀军、宋春卿、关镇学、白银宝、颜礼常等三十四位老师的支持!
暮苍梧
发表于 2018-1-29 08:15:02
支持,我最宝贵的照片,就是一家人的合影,一直珍藏。
dongzi
发表于 2018-1-29 08:18:13
亲情永久
山东新陶阳公司社区管理中心 张修东
自从2000年拥有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我自己使用了几部手机,百思不得其数,光家里就存放着不能用的手机三部,加上送给弟弟的朋友的,说实话,真不知道具体数目。
但是在我的手机里,一直保存完好,一直舍不得删掉的是全家福的照片—应该是待在我的手机里时间最长的照片。记得那是2005年左右,一家人还没有从我父亲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妈妈的身体一直闹小毛病。于是一个周六,妻子提议出去散散心,接着就选择了矿区附近的肥城名山—翦云山。准备好吃的,租好了车子,一个愉快的周日就这样完成了简短的旅行。
到达极顶,仰望一朵朵白云从眼前经过,一家人惬意极了。
到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是哪位游者给照的全家福了,要是知道名字,要好好地感谢一番的。
亲情永久,存在手机的这幅照片,最不舍得删的这张照片,将永远珍藏在我和我们家人的手机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8-1-29 08:40:50
感谢赵明军、侯秀峰、柳庆、肖鹏鸣、王新平、孙建国、刘利顺、尹春鹤、屈联西、张佳雷、胡云峰、董朋、为生歌唱、浮山神、张丽、杨玉清、张艳春、王进国、李长兴、何卫东、何明伟、杨振、徐爱敏、王兰英、刘运喜、杨玉清、初卫平、申宏先、宋根顺、涂怀军、宋春卿、关镇学、白银宝、颜礼常、李光宇、张修东等三十六位老师的支持!
张君.
发表于 2018-1-29 09:29:57
2010年10月份有幸去湖南长沙参加一个培训班,也是我第一次去湖南,说是有幸,是因为当时让我想起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居,三天时间的培训班一结束,我就立即打车去了韶山,长沙距离韶山7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便到了毛主席的故居,为了详细了解毛主席的故居,我找了一个当地的导游,先后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居住的地方,让我更深刻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尤其是那一天下起来小雨,更是增添了对毛主席老人家的缅怀之情。几张照片一直留在相册,也会一直留着。张君
石永亮
发表于 2018-1-29 09:50:55
我手机里最不想删掉的那张照片是儿子的硕士毕业照,说来原因可能与别人的有所区别:一是过年就28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托朋友圈介绍对象用;二是托人或投简用,找份合适的工作用,自学了食品科技专业之后,没想到在这个小城市找如意的工作这么难,儿又不愿外出去闯荡,或许是“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教化的结果吧。总之这两条要想如期如意实现都挺难的。常言道:好事多磨“。留着吧,机会总是有的,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