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变化
文\西南石油杨星元旦到了,放假的前一周,外公就打来电话,说我们好久没回去看他了,他和外婆想我们了,要我们回去过节。冬天的早上虽然异常寒冷,太阳还是慢慢吞吞、不慌不忙的出来了。回家的路上,车辆很多,车流像水流般停滞不前,大家都归心似箭,结伴开着车,带上美酒和鱼肉,蔬菜和水果,往家里赶。
赶上建设新农村的东风,故乡的小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镇里通往村里的那条土路,以前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还夹杂着土疙瘩和石块,要是遇到下雨天,那就变成名副其实的泥水路,那泥泞的道路又烂又滑,大大小小的坑里积满了泥水和泥浆,一路走下来,鞋子上,裤子上全是泥。路上行驶的大多是拖拉机、摩的还有那种破破烂烂的面包车。以前回去都是先开车到镇上,把车寄停好后,在去找摩的或者赶面包车,赶上下雨天,连这种车都没有,只能穿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去。现在好了村村通公路,外公家门前的泥泞路面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可以直接开到外公家门口。
除了道路变了,生活也变好了。村里以前多是泥巴做的房子,一下雨就会漏,现在村里家家都盖起了独门独院、红砖白瓦的小楼房,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差不多的人家都买车买摩托代步了,现在去镇上只要半小时。学校也是新修的,孩子们上学也方便了,幼儿园小学都有班车接送。村里还有一个小超市,日常用品、牛奶饼干、油盐酱醋糖等,还有常规的中西药都有。
用水也方便了,通了自来水,用上了抽水马桶,彻底告别了以前脏兮兮的露天厕所,和去井边打水的生活。以前洗澡只烧水洗,现在好了,有了太阳能,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各种家电像电视机、电饭锅、电水壶、取暖器等一应俱全。现在电视机可以收到几十个频道,再也不像以前只能收到2个地方电视台了,手机信号也都是满格的,也能联上网了。外公的生活变得方便充实多了,作为一个老党员,他最喜欢听新闻联播,和我们通电话聊国家政策,就是脾气也变大了许多。
现在,村民种地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辛苦了,播种、收割全部都实现了机械化。村民都有了保险,外公外婆老了,每月都有补贴。现在外婆闲不住,就在房前屋后弄了个自留小菜园,再养了20多只鸡,平时下的鸡蛋和蔬菜吃都吃不完,每次我们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带。这次元旦,外婆特地选了最肥的那只母鸡炖了,再做了一个水煮鱼、回锅肉等,大家围成一桌,举杯痛饮,迎接新年,生活会越来越幸福,故乡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