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牦牛尾
文\西北油田王宪伟小时候,在宁夏盐池县大水坑生活过5年,那是一个油田的工作生活区。我还记得,家里曾有一个白牦牛尾。
白牦牛尾有一扎多长,红色的尾骨,方便手持。尾骨后面是细密的毛,毛色雪白,夹杂一些黄色的毛。父亲很珍视,放在枕头边,不让动。 母亲用它打扫过床铺,做一个掸子。
我们孩子把它当玩具,顶在头上,白色的毛垂下来,就像白毛女;嘴咬住尾骨,白色的毛垂下去,就像一个长着白胡子的小老头;插在后腰上,扮演怪物,嘴上再嗷嗷叫几声,自我感觉极好。
盐池的滩羊很出名,二毛皮薄如厚纸,白如雪、光如玉,有轻裘的赞誉。当地没有牦牛 ,白牦牛尾是哪来的呢?父亲一直不说。这个谜,一直到要搬到中原时才揭开。
1982年,父亲报名参加东濮油田会战。临走前,他把范叔叔喊到家吃饭,说起了白牦牛尾。有一天,父亲开车送范叔叔去县里办事,看见有两个牧民拉着架子车站在路边,车上有一个病人。他们拦住车,很着急地说:“家人生了急病,需要马上去医院”。父亲和范叔叔没有多想,救人要紧,先送牧民去医院,再去办事。
这件事过后,父亲再次开车路过那个地方,遇到了被救治的牧民。他说:“天天在这里放羊,等你的车路过,把白牦牛尾送给你,很感激你救了我。”
父亲临走前,决定把这个珍贵的礼物送给范叔叔,毕竟那天,他也出了力。同事多年,要走了,留个东西也是个念想。
我很喜欢白牦牛尾,心里很不情愿,好几天没跟父亲说话。
上初中时,看到历史书中苏武牧羊,苏武手拿着一根长杆,杆上系着3个东西很像牦牛尾,很奇怪,为什么不是牧羊的鞭子?后来了解到,汉代使者的旌节,是在一根长竹柄上束三重牦牛尾,尾巴染成红色或白色。而且呀,白牦牛尾在佛教中也是圣物,是慈悲的象征。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白牦牛尾是见不到了,但是父亲他们那次救人,无疑是获得了牧民的认可,否则也不会把珍贵的白牦牛尾相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