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多肉
文\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吴灵超初见多肉植物是盛夏时分,太阳的热力开始减低,隔着落地橱窗,我向里张望,暖黄的余晖中,绿油油的一片,好像塑胶的仿真迷你荷花,深绿色的、饱满的叶片,真假难辨。夏天燥热的空气里,匆匆一瞥,这种“假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凡的。
再见多肉却是惊艳。初春的花房里,赤橙黄绿青蓝紫,大盆小盆的多肉静立在台面上,它们姿态各异,有满满一簇爆盆的,如同瀑布垂下盆檐;也有苍劲古朴的桩子上开出了娇嫩欲滴的莲花座,它们生长在高腰盆里,有的孤单一支形似迎客松,名曰“悬崖桩”,还有的枝干蜿蜒盘曲,粉色的花儿点缀其间,沧桑感中带着精致的味道。这些意趣盎然的多肉盆景谓之“老桩”,老桩是时间造就的,多肉底部的叶子干枯脱落后,在茎干上留下一个疤痕,新老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疤痕逐层累积且渐渐老化,成为了木质化的桩子。能人巧匠将它们凹起了造型,于是便有了或婀娜或霸气的多肉盆景。
从花房顾客的口中得知,多肉很不好养,度夏是个难题,而我哪里听得进这些。不知哪儿来的自信,乘春风无限好,入了二十多个品种。从苗儿开始养起吧,有亲生般的感情。露台已经没啥地方了,那就养在犄角旮旯,空调外机上也可以。这头太阳下去了,又搬去那头晒,刮大风落大雨,搬来挪去,还要提防啄食的小鸟,我是一个流汗的园丁!眼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有的还萌生了侧芽,我陶醉其中。
春去夏至,好景不长。一天,两盆桃美人仙去了,第二天,又有桃蛋、广寒宫黑腐了,伤心不伤心?高温天渐渐带走了我的多肉,幸存的一两株也褪去了光鲜色彩,变成了绿油油的模样。我收拾了残局,把仅存的两株放在遮阳的角落,让它静静休眠。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对于新手,这“自然的结果”是预料中的,当秋天如期而至,我知道,又是它们绽放生机的时候了。多肉之美在于时间的积累,夏天,它的美被卷存典藏着,等夏天的热情退去,足够的昼夜温差使得植物色素发生着化学变化,姹紫嫣红的色彩又被唤醒了!
养多肉更像是修身养性,它磨炼我的耐心、细心和平常心。耐得住寂寞,才能看见繁华。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