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与减
春光真的美吗?夏花真的艳吗?秋叶真的悲吗?冬雪真的寒吗?心中储满了四季,你还有心情去把最美的一季领略吗?今年你不忘了她,明年心里又装了她,你的心有多大,能装的下吗?人要学有所成,据说除了每天往脑袋里塞东西别无他途,塞的越多,别人越觉着你博学,所以老师会告诉你:“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累积的过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垂九天之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能“俱怀逸兴壮思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古人说:“诗必穷而后工”,是说一个人只有身处逆境之中,才能有好的作品问世。身处逆境中的人,生活增加的是苦厄,心性回归的是空灵,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让他们把手中的窝窝头幻化成满汉全席,对现实的无奈让他们用诗歌沉雄顿挫,抑郁悲歌。
如果把想得到的结果称之为“道”的话,据说必须“形如枯槁,心如死灰”才能达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脑袋里装的东西急剧缩水,等记忆的符号越来越少直至于无的时候,那么离你想要的目标就不远了!
知识厚积才能薄发,如果一个人积累了很多知识,又恰巧直面了人生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由锦衣玉食骤转到吃饭都成了问题,富贵消失成了记忆,生活的困顿却越积越多,那么雪藏多年的知识也许就找到了一个爆发点,杜甫如此,曹雪芹如此……….,他们的文章或直面现实,或锤炼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慨当以歌,临风遣愁,遂成千古佳作,流芳百世!
加与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脑的容量如果是有限的话,那么加一点这样就会削弱一点那样,那么加就等于减;减是减去芜杂,积累认为自己有用的知识,让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脑中印痕更深,那么减就等于加;所以专心于一项事务更容易成功,“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但“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毕竟难求,“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专心做好一件事已属不易,锦上添花就莫要多想了。。。。。。。。。。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而有限,而学无涯,“朝闻道,夕死可矣”,将加和减和谐统一在一起,做回自己,只做自己,难道不是可以预期的事情吗? 献上拙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