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6-10 15:20:33

采煤能手----管运江

来源: 宜春新闻网

  他用了仅三个月的时间,就由刚入矿时的一名小工,成长为区队中挑大梁的采煤能手;他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由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全国劳动模范;他每月平均出勤在28个工作日以上,年均出勤保持在340多天;他每天采煤的长度在10米以上,每年采煤都在6000吨左右,最高纪录达6700吨。仅入矿8年,个人采煤就超过了4万吨,是全队乃至全公司都能叫得响的“高产户”。他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服、令人羡慕的突出成绩,成为新时代的“煤海弄潮儿”。他就是连续三年荣获局、矿两级劳动模范,今年又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的丰城矿务局坪湖煤业公司采煤二队采煤大工管运江。

  扎根矿山以矿为家今年40岁的管运江,出生在重庆的一个偏远山村。1999年3月,29岁的他撇下家中的娇妻、年仅5岁的儿子以及年迈的父母,与几个老乡结伴来到千里之外的丰矿打工。

  在坪湖上班的前几年,凭着自己年轻、身体好等条件,抱着多出煤、多赚点钱的心愿,管运江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月出满勤,干满点,年年的个人采煤量都保持在全队前列,受到矿、区、班组等各级人员的好评。

  2003年,他请假回重庆老家,这也是他入矿以来唯一一次回老家。就是这一次,他把爱人、儿子一起带到了坪湖,正式把家安在了丰矿。如今,他们一家三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这也更坚定了管运江扎根矿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矿工的决心。

  勤奋好学争当行家1999年3月,经过入矿培训的管运江,主动要求分到采煤单位上班,被派到区中最能干的大工李保明的手下学习采煤。

  在跟李保明的时间里,管运江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每天,他都是提前进班,把采煤要用的有关工具准备好,对要做的地段进行清理,余煤铲得干干净净。李保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采煤技术、安全知识、质量要求等一一传给了管运江。三个月之后,管运江便能够脱离大工自己单独采煤了。经过几年的锻炼,管运江成了区队中的采煤能手。

  成为采煤大工的管运江,在采煤工作中无论工作面是条件好还是条件差,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并在平时的工作中,带动其他人学习,把自己所掌握的安全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其他大小工。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管运江逐渐成为了一个采煤行家,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称赞。

  困难关头身先士卒作为区队的顶梁柱,作为一名优秀的采煤大工,管运江深知,工作中光多出煤、出好煤还不够,还必须身先士卒,遇到困难挺身而出。

  2006年4月,采煤二队所在的627工作面过断层,给整个采煤作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许多工人产生了退却的心理,有部分职工害怕困难,干脆不上班了。管运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与工区干部积极与职工商量对策,运用自己几年来积累的过断层经验,寻找出了一套安全快速过断层的办法。在工作面,他带领小工梁备战在断层处作业,他们用手镐把松碴挖掉,打好临时顶子,加固修理好断面,然后进行打眼,放小炮,一步步向前推进。

  就这样,长7米多、落差2米多的断层终于平安、顺利穿过,为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赢得了时间。而每班下来,他的双手都打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血泡,但大家都没有听到他的一声怨言。

  荣誉面前任重道远

  靠拼搏铸就辉煌。在荣誉面前,管运江没有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而是把荣誉当作新动力、新起点,扎实工作。因为他知道,荣誉只能代表过去。

  当了劳模的管运江,更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保持一名优秀采煤大工的本色,做好采煤工作。2006年7、8、9三个月,是采煤二队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693工作面由于受到断层、周期来压等方面原因影响,造成工作面顶板极烂,尤其对工作面尾上回风出口影响更大,出口变得又矮又小,稍微不做到位,就会影响工作面回风的畅通,造成瓦斯超限,直接影响生产。针对这种情况,管运江主动向区队请缨,要求承担最苦、最危险的工作,而且保证做到不影响全队的生产。在这3个月中,管运江没有休息过一天,连续奋斗了近百天,而且天天都比别人早上班,从未有过怨言。在他的努力下,回风出口从未影响一个班次的正常采煤,而他所在的班,也未出现过一次因瓦斯超限而停产的现象,确保了693工作面按照公司要求如期安全收尾。

  管运江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工作中尝试挑战,在挑战中拼搏,在拼搏中展示自己的风采。他说:“如果可能,就是在煤矿上干一辈子,当一辈子采煤大工我也丝毫不后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煤能手----管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