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萍、莫超任报道 在海上遭遇10级大风,驾驶着渔船是什么感觉?近日,台州温岭市曙光船员培训学校仿真航海实训室内,笔者和参与培训的船员一起“沉浸式”体验了一番。“这些设备先进不少,10级风体验感超强。”作为石塘本地的资深渔民,郭献标直言,这样的实训室挑战不小,连他都有点晕了,确实要再多练一练。
船闲人不闲晋升充电忙
这座能让老渔民直呼“挑战性十足”的仿真航海实训室,正是温岭市曙光船员培训学校的硬核招牌。而它的诞生,解开了温岭渔业圈多年的心结——此前,本地船员想考取船长证或轮机长资质,必须辗转外地培训机构参训。
转机始于台州首家公办渔业船员培训学校的落地。在当地交旅集团下属社会事业公司的筹建下,曙光船员培训学校以公办属性填补了地区空白,直接为渔民省去数百公里奔波。当天,渔船上三级轮机长和二级船长的晋升培训首期开班,165位未来船长实现在家门口“充电”。
“这次培训为期13天,包括理论、实操和考核。”曙光船员培训学校工作人员金洪成介绍,和其他行业一样,渔船上的船员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考证,从普通船员晋升到一级轮机长、一级船长,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四次晋升考级。因此,每年伏季休渔期,需要职务晋升的船员都忙于学习、考证。
电瓶车直达省时又省钱
此前,台州仅有一所民办渔业培训学校,位于椒江区。“以前去培训都是早上6时起来,坐一个多小时车才能到校学习。”船员郭津均表示,曙光船员培训学校运行后,他睡个懒觉,骑个电瓶车就能来上课了。方便之余,培训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每次培训要十几天,以往在椒江的话,每天来回赶肯定不行,但住宿、吃饭费用少说也要几千元,现在都省了。”郭津均说,学校在“家门口”,学习结束去渔船上干活也不耽误,可以说是省时省钱省精力。
下海作业,如同焊工上岗一样必须具备作业证。作为一名船员,最基本的入职门槛就是普通船员证,再往上晋升则分为两个赛道,即船长和轮机长。
金洪成介绍说,持有普通船员证的船员,薪资在7000~9000元/月,之后每晋升一个等级,每年的薪资涨幅在5000~10000元。“目前我们已开展普通船员培训7期,职务船员(包括船长、轮机长)培训4期。”据金洪成介绍,除了理论培训,晋升船长还需要通过《渔船操纵与应急》《航海仪器的使用》《信号识别》《海图作业》4门实操课;晋升轮机长则需要通过《动力装置拆装》《动力装置操作》《渔船电工技术》《动力装置测试分析》4门实操课。
家门口课堂撬动职业进阶
“目前学校最高可以报考二级船长,一级考点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中。”金洪成说,“培训面向全国,我们温岭的海运和海洋作业企业中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都可以在本地考证,证书又可以全国通用,这对从业人员来说方便很多。”
便利性正在激发新的职业规划。“每五年到这里换一次证,我的从业资格就能够被确认,哪怕要换企业发展也不用担心需要重新培训。”郭津均笑着说,“我甚至可以继续努力一把,把船长证和轮机长证都考出来,以后发展的空间也更广了。”
除设施硬核外,学校的师资力量也颇为强大。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学校与上海海洋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引入高校航海专业师资团队,系统化传授渔业船舶驾驶、安全生产等知识,为学员奠定扎实的职业基础。目前,普通船员培训全年开课,职务船员培训集中在4到9月的伏季休渔期开课。不仅本地船员,全国各地的船员都可来温岭参加培训。完成全套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就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证书。
“过去渔民在外地学,这些课程我们都没办法掌握。现在本地开课,我们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课程的安排。”温岭市石塘镇渔办主任邵海昱说,经过系统培训后,渔民职业素养提升,职务船员的配备率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