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多断一根丝都不行” ◎陈为国 范红禅 7月17日10时许,河南油田油服中心修井203联队作业一班4名员工正在楼7-10H 井进行起原井隔热管施工。 根据每两个小时巡检作业设备规程,司钻张辉仔细对修井机的每一项关键点进行第二次的检查,他将滑车放到最低处,缓慢上提大绳,对作业机大绳进行检查,发现大绳有断丝迹象。于是他用棉纱把大绳擦拭干净,指尖触到了异常,直径22毫米的作业机大绳上,竟有8根细丝断裂。 “22毫米的钢丝绳就断几丝,起吊隔热管问题不大,操作平稳就行了。”井口工李中良的建议引发讨论。 员工邹凯算了笔“进度账”:“是的,应该问题不大,若换大绳至少需要4个小时,62根隔热管施工,今天可能完不成,就会影响施工进度。” 也有人说,“这种情况继续干活貌似问题不大。”得知这一消息后,大班司机宋涛带着规程本匆匆赶到井上,用棉纱仔细擦拭断丝处后严肃指出,“但是,油服中心操作明确规程,40吨作业机大绳一扭绳中不得超过3根断丝。现在作业机大绳断了8根,严重超过了标准,多断一根丝都不行,应立即停止施工!” 这场持续20分钟的现场辩论,最终以“违反规程的事坚决不干”达成共识。班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下放井架、回撤设备、更换大绳。当新的作业机大绳完成调试时,时钟已指向22时。尽管比原计划推迟了12小时收工,4名员工却在交接班记录上写下:“按规程办事,心里才踏实。” 据悉,该联队将此案例纳入月度安全例会教材,重点剖析“进度与安全”“经验与规程”的辩证关系。油服中心负责人表示:“8根断丝背后是两种安全观的碰撞,守住‘多断一根丝都不行’的底线,才能筑牢安全生产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