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车内温度最高达50℃ 千件货物1小时装完 上海站行包车间装卸工热力协作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沈加冠(右)在装运货物。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文/摄  

  岗位热度指数:★★★★★

  职业:装卸工

  地点:上海火车站

  人物:沈加冠

  采访当日气温:36℃

  下午2点半,铁路上海站1号站台热浪蒸腾,上海开往兰州方向的T116次列车正静静等候旅客上客。虽说此时距离发车时间还有约1个小时,但在车尾处,一节平常不被旅客所注意的车厢——行李车里已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站行包车间的行包装卸工沈加冠正根据票单,紧张地和同事们装卸货物。“我们不能影响列车正点发车,要快装快卸。”

  工作就像蒸桑拿

  和清凉舒适的旅客车厢不同,行李车内没有空调,走进车厢,热气扑面而来。“车厢在户外暴晒几小时,温度最高能达到50℃,像蒸笼一样。”沈加冠一边搬货一边说道,头上的汗珠一串串往下淌。

  进入夏季,沈加冠要克服的可不仅仅是炎热。在上海站,一天的普速列车大约有三四十趟,主要集中在中午和下午时段。一个白班下来,他在500米的站台上至少得走上20多趟,日均步数更是达到一万五千步。“这些困难都不算啥,最怕的还是天气不好,比如发洪水。”他说,一旦发生水害,开出去的列车就有可能折返回车站,“列车折返回来后要回库整备,为了货物安全,我们得将之前装进去的货物卸下来,暂存到货场,工作量翻了好几倍不说,还会导致货物积压。”

  当天这趟去往兰州方向的列车,总共有300余件货物需要装卸,既有京东、顺丰等快递,又有药品、洗地机等货品,还有几件旅客托运的行李,种类十分繁杂。“今天这趟车货不算多,高峰时我们要在1小时内装卸1000余件货物,保证时效性的同时,还得轻拿轻放,按要求操作。”沈加冠说。

  “行包货物跟着客车走,很受西北、东北货主们的欢迎,需求十分旺盛。”沈加冠表示,火车到兰州耗时约24小时,到乌鲁木齐也仅需40小时,速度快还便宜,“上海市民夏天餐桌上的哈密瓜,很多就是通过行李车一路从新疆运送而来。”

  装货是个脑力活

  沈加冠所在班组一共有10人,他们在拉货、搬货、理货等不同的岗位上分工协作,20分钟左右,站台上的货物就被他们安全转移到了行李车上。此刻,他们一直来不及喝的冰镇盐汽水早已成了热水,蓝色的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湿,黏在身上,有的甚至结出了一圈白色的盐花。

  “我们这份工作不光光是体力活,还是个脑力活。”完成装卸任务后,沈加冠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粉笔,在车厢外壁写下了一串数字。他告诉记者,今天这批货将发往西安、郑州和兰州三个方向,他们要按照行李流向表记载的信息对货物进行人工分拣装车,再对其统计数量,最终相加的总数要和票单一致。“以前没有电脑,成百上千个车站纯靠脑记,遇到陌生车站还得请出‘老先生’《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查询。现在物流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站不少普速列车已升级为高铁动车,沈加冠每个班头要负责的行包作业数量也因此有所减少,但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未变。再过不到1个月,他在行包装卸岗位工作就满30年了。30年来,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长期弯腰干活令他患上了腰肌劳损,但他早已习以为常:“各行各业都要有人做,这份工作辛苦归辛苦,想到能为旅客、货主们带去一丝方便,成就感油然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