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回复: 0

[已见刊] “绿动”20载:班组职工见证企业“绿色蝶变”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绿动”20载:班组职工见证企业“绿色蝶变”(图1幅)

“20年前我刚进矿时,每天下井都得穿两层工作服,升井后鼻孔里能掏出黑灰,洗澡得用洗洁精反复搓洗……井下巷道煤尘飞舞,能见度不足5米;地面厂区煤灰遍地,风一吹就是漫天黑,想看到一点绿色简直是奢望。”8月26日20时,《班组天地》杂志9月热点主题讨论会准时在中企互动会员群举行。山西焦煤集团职工李建国在会上的发言,瞬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井下负压抽尘和喷雾降尘让煤尘浓度降了90%以上,一套工装就能下井。地面铺了沥青、种了雪松和冬青,办公楼前还有小花园,以前的煤灰场成了小公园!”李建国充满自豪的对比,拉开了这场关于绿色转型热烈讨论的序幕。

工作环境之变:从灰头土脸到一尘不染

20年光阴,从粉尘扑面、气味刺鼻的脏乱差,到空气清新、绿植环绕的花园式厂区,工作环境的巨变不仅守护了职工的健康,更让大家的心态从被动忍受转向主动热爱。
山西兰花煤化工公司的王秀兰回忆说:“我们公司曾是污染大户,车间气味刺鼻,必须戴厚厚的防毒面具,车间周围寸草不生。如今厂区里花卉盛开,大家路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公司还专门聘请园林团队设计,在不同区域种植了月季、海棠、紫薇等10多种花卉,实现了四季有花、常年有景。”
宝山钢铁公司的张强感触颇深地说:“过去高炉一开黑烟滚滚,车间粉尘飞扬,下班首要任务是洗澡。现在引进干法除尘,黑烟变白烟并回收处理;车间配有喷雾降尘和新风系统,设备锃亮,道路旁木槿花盛开,工作环境焕然一新。公司还开展了最美车间评选活动,各班组都积极参与,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大庆油田的赵振华说:“过去采油现场冬冷夏热、噪音大,夏天工服湿了干、干了湿,结出一层白白的盐渍;冬天寒风刺骨,操作设备时手都冻得发僵。现在作业区不仅安装了先进的通风降噪系统,还配备了可移动的环保型休息舱,舱内空调、饮水设施、微波炉一应俱全,窗外就是绿意盎然的草坪和树木。公司还为我们设置了专门的阅读角和健身区,让大家在倒班间隙能够充分放松。”
除了重工业领域,轻工业企业的环境改善同样显著。山西省长治市潞安纺织厂的女工刘敏分享道:“过去纺织车间棉絮飞扬,噪音大,湿度高,一天下来头发衣服全是棉絮。现在车间安装了中央吸尘系统、恒温恒湿设备和隔音设施,工作环境舒适多了。厂区还建了女职工休息室,配备了按摩椅和母婴室,特别人性化。”
生产操作之变:从粗放管理到绿色精益
生产操作的革新,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里子”。20年来,企业从重产量、轻环境的粗放管理模式,转向重效率、强节约的绿色精益模式。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更让节能降耗、循环利用成为每位职工的自觉行动。
江苏恒力化纤公司的陈刚说:“过去裁剪边角料随手扔,染料过量使用,不仅报废率高,更增加了后续治理的负担。现在通过智能系统优化方案,实现了精准裁剪和电脑控料,从源头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班组还建立了原料回收利用体系,将边角料收集起来制成再生纤维,年产量超过500吨。这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直接减少了纺织行业对原生资源的依赖和固废污染。”
沈阳机床的赵伟分享道:“过去追求速度导致精度不够,产生大量废料。现在,高精度数控机床将报废率从10%降至1%以下。这意味着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我们所消耗的钢材、电力以及产生的切削废料都大幅减少。所有废金属都分类回收,班组实行节能降耗奖惩制度,让大家的‘绿色行动’积极性大幅提高。”
水资源利用的变化同样显著。山西焦煤的王志军介绍道:“过去井下用水直抽直排,既是浪费又是污染源。现在建立了闭环循环利用系统,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实施用水量化考核,去年井下用水循环利用率超85%,真正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的水资源保护目标。我们还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厂区绿化和降尘,年节约自来水5万余吨,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
化工行业的循环利用取得了关键突破。吉林石化的张海峰说:“过去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直接排放,白白浪费了大量能源。现在通过热交换技术,将余热用于办公区供暖和热水供应,年节约标煤3000吨,相当于减少了数千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也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年增加效益800多万元,让绿色生产产生了真金白银。”
如今,绿色开采更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大柳塔煤矿综采五队队长闫鹏说:“过去井下设备人盯人守,能耗高、效率低。现在我们建成了智能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能自动优化采煤机运行速度和通风、排水系统的启停时间,一年下来,一个采煤工作面就能节电超过300万度,节能降碳效果惊人。我们矿工也转型成了数字矿工,在调度中心轻点鼠标就能指挥设备精准开采、智能节能,这才是新时代煤矿该有的样子!”

环保意识之变:从事不关己到人人有责

环境的改善、操作的优化,根源在于思想意识的转变。20年来,职工环保意识从事不关己的被动应付,升华为人人参与、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这是绿色转型的灵魂,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中国建材集团的吴芳感慨道:“过去觉得环保是领导的事,培训也是应付。现在大家自觉遵守规定,主动提醒不要浪费,上报泄漏情况,随手关水关电。班组还成立环保监督小组,‘环保无小事,人人皆有责’已成大家共识。我们车间老技师还自发编写了《节能降耗操作手册》,成为新老员工的必读教材。”
中石油的周明有了新认识。他说:“过去认为环保就是不乱扔垃圾。现在明白它在每个生产环节:铺防渗膜、装监测设备、土地复垦,还会把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理念传递给家人朋友。我们作业区还开展了家庭环保日活动,邀请职工家属参观绿色厂区,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国电电力的郑亮总结道:“以前脱硫脱硝设备出故障,觉得是设备问题。现在认识到其重要性,正确操作、定期保养,每日巡检确保达标排放。如今厂区天更蓝、花更艳了。我们班组还和附近学校结对子,开展环保小课堂活动,既传播了绿色理念,又提升了企业形象。”

职工福祉之变:从谋生手段到幸福事业

20年的绿色转型,最显著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了职工的身上。当企业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词,当工作环境变得优美宜居,当绿色生产成为自觉,这份事业带给职工的,不再仅仅是一份薪水,更是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自豪的情感与可期的未来。
“以前在井下干一天活,回家咳出的痰都是黑的,老婆孩子都嫌弃。自己心里也憋屈,觉得这工作又脏又累,看不到头。”山西晋能控股的张宝亮道出了许多老矿工的心声,“现在呢?井下干净了,地上像公园,咱上班心情舒畅,下班了也愿意带着家人来厂区里逛逛,自豪地告诉他们‘看,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这种自豪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宝钢集团的张强说:“20年前体检,我们车间好多老师傅都有咽炎、尘肺病的倾向。这几年你再看看体检报告,这类职业病的检出率大幅下降。公司还给我们办了额外的健康保险,组织了疗休养。身体好了,后顾之忧少了,我们干起活来能不更有劲吗?去年,我们车间的工伤事故率也比10年前下降了75%,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绿色转型赋予了传统行业新的吸引力。大柳塔煤矿综采五队队长闫鹏兴奋地说:“以前煤矿招工难,大学生都不愿意来。现在我们的智慧矿山建成了,操作的是智能系统,分析的是大数据,工作服干干净净。去年我们矿还来了好几个采矿专业的硕士生!这说明啥?说明绿色转型不仅留住了老职工的心,更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给我们这个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在这里工作,不再是为了糊口,而是在干一份有前途、有尊严、让人羡慕的幸福事业。”
20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从先生产后治理到边生产边保护,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践行,这一个个深刻的转变,每一步都凝聚着企业的投入与职工的付出。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两山”理念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让职工的工作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但绿色转型并非终点,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未来,仍需企业与职工接续发力:
企业层面,需持续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紧扣“双碳”目标,探索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升级设备设施,进一步降耗减排;完善绿色管理制度,将环保要求深度融入生产、管理、考核全链条,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力争绿色转型走在行业前列。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要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绿色制造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智慧园区、智能工厂。
班组职工层面,更需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要持续学习环保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培训实践,熟练操作维护环保设备;严守规程,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发挥主人翁精神,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班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传播绿色理念,带动更多人行动,让“人人讲环保、事事为环保、时时想环保、处处要环保”蔚然成风。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载绿色蝶变,我们见证了厂区从粉尘蔽日到花木扶疏的华丽转身,见证了职工从漠视环保到守护生态的思想升华,更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双碳”目标的号角已经吹响,绿色发展的征程仍在延续。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绿色,不仅成为厂区的底色,更成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每一个班组、每一位职工续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最鲜明、最厚重、最动人的底色!
图: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 吕宗桂/摄 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