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体现主流媒体影响力的生动样本

发表于 昨天 0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
  作者:沈正赋(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我对光明日报连续3个多月推出的“昆仑石刻”学术争鸣系列文章颇为关注,认为该报引发的这场“现象级文化事件”,在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上的创新实践,为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新样本。
  一是搭建了平等理性对话的平台。面对论争,光明日报积极引导理性讨论。在文章选择和版面呈现方面,刊发不同观点,坚持“论从史出”的学术研究原则和品格,体现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区分学术讨论与价值判断,避免让这场专业的学术论辩走向简单化对立,维护学术讨论的纯粹性。
  二是拓展了学界的知识边界与公众的文化认知。光明日报通过这场学术争鸣,深化了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跨学科之间的融合,打通了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推动了学术普及,提升了公众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增强了公众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激发了公众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关注与浓厚兴趣。
  三是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在本次争鸣中,光明日报坚持用事实说话,披露研究细节,不断增强研究和讨论的透明度;尊重专业和权威,坚持把专业性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来作答。此外,光明日报通过多平台联动式传播,吸引了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公众参与讨论,形成“跨圈层”传播效应。可以说,这次学术争鸣是主流媒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生动样本。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3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