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走到柜前进行虹膜识别,柜门自动打开,里面干净的工服已经叠放好,这种感觉真是既神奇又方便!”9月17日,在可可盖煤业公司,一名职工在体验全新的智能井口房后赞叹道。
眼下,智能井口房这座充满科技感的建筑正通过一系列智能化应用,改变着煤矿工人的传统工作体验。智能井口房如何运转?其背后有何创新?记者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可可盖煤业公司机电信息中心业务经理马杰。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集智能回收、分拣、分发于一体的系统。”马杰介绍,项目的核心是为每件矿服赋予一个RFID电子标签,实现“一件一码”管理。
“职工只需将换下的工服投入智能回收筐,系统即可自动识别信息。满载后,数据自动上传,并由潜伏式AGV小车搬运至洗衣房,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他说。
洗衣房内,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分拣系统与回收数据实时联动,实现干净矿服自动分拣和箱体自动运输。“分拣效率最高可达1160件/小时,缩短80%的分拣时间。”马杰介绍,分拣完成后,分发系统将矿服送入智能分发柜,并与AGV搬运、更衣柜系统协同运作,自动将衣物运送至对应更衣柜格口。
谈及创新亮点,马杰说:“项目集成了多模态生物识别、智能消毒除臭等功能,针对传统更衣柜环境潮湿、异味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从细节上提升员工的舒适感与安全感。”
该智能井口房项目通过实现矿服存储、取用全过程智能化,取消了矿服清洗、送取和人工分拣等环节,不仅显著减轻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也优化了后勤岗位配置。马杰表示,“这套系统旨在缩短职工升入井时间,实现‘航站楼式升入井体验’的建设目标,让煤矿行业朝着更加安全、高效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