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回复: 0

[已见刊] 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 “三维建模+立体实训”淬炼复合型人才

发表于 2025-10-17 10:4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
“三维建模+立体实训”淬炼复合型人才(图2幅)
◎田丰华
9月的吉林石化合成树脂(碳纤维)厂区内,本体法ABS装置建设与技能人才培养同步高效推进。面对装置热油系统结构复杂、传统培训周期长的行业共性难题,工厂创新采用“三维建模+立体实训”的融合模式,成功破解了培训效率低下的瓶颈,为项目建设和工厂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热油系统作为ABS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包含高、中、低温等3种介质管线,系统复杂、可视化程度低,宛若一座“地下迷宫”。以往采用“图纸+现场”的传统培训方式,新员工需要2~3个月才能勉强熟悉系统流程,培训效果事倍功半。“就像在脑子里做立体拼图,今天记住了这条管线,明天遇到交叉管线又混淆了。”青年员工刘济轩如此形容当初的培训困境说。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工厂技术团队开展自主攻关,耗时一个多月完成了热油系统1:1三维精准建模。模型创新采用红、绿、蓝等三色区分高、中、低温管线,并标注介质流向箭头,实现了系统的全景可视化。通过三维模型,员工可以任意角度查看管线走向、设备连接和关键部件,原本隐藏在保温层内的系统变得直观可见。“现在学习系统就像有了透视眼,”刘济轩说,“原来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掌握的系统,现在3天就能摸透。”
三维建模不仅实现了可视化教学,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可反复操作、零风险的虚拟实训环境。培训负责人王政伟说:“员工在模型上反复练习熟练后,再到现场操作心里有底,敢动手、会操作。”这一创新使培训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个月内,效率提升50%以上。
工厂并未满足于技术工具的创新,更进一步构建了“理论推演—模拟操作—现场验证”三位一体的立体实训体系。通过组建“专职讲师—技术专家—岗位能手”三级讲师团队,将培训课堂直接搬到建设现场。在一次现场教学中,青年员工王佳尧向老党员吴佳霖请教自力式调节阀故障的处置方法。吴佳霖凭借15年的实战经验,从如何避免热油倒灌讲到系统泄压,把复杂的应急处置逻辑变得一目了然。这种“技术对谈”式的教学,取代了传统的“填鸭式”培训,近两个月来已开展40余场。老员工倾囊相授实践经验,新员工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创新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参训员工中已有85%能够独立完成热油系统日常操作与基本故障处置,上岗时间比以往提前2~3个月。更可喜的是,王佳尧、刘济轩等30余名青年员工已成长为项目建设的生力军,直接参与管线验收、设备调试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从培训对象到实战力量的蜕变。


【企业新举】吉林石化“三维建模 立体实训”淬炼复合型人才 图1:技术人员结合三维建.jpg
【企业新举】吉林石化“三维建模 立体实训”淬炼复合型人才 图2:技术人员结合三维建.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