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5|回复: 7

《班组天地》杂志第11期热点微评论:如何看待并落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天地》杂志第11期热点微评论:如何看待并落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新版《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即将付诸实施之际,10月16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强调指出,“以强制性责任清单推动高标准落地”。这则消息彰显出国家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刚性要求。而班组作为企业的基础单元,正是标准落地的最终承载者。若这一关键环节未能夯实,再完善的标准体系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可现实中,在企业内部仍存在责任传导层层递减、标准执行"上热下冷"等现象:部分班组长缺乏有效管理工具,员工对规程理解碎片化,隐患整改易流于形式。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并落实新标准呢?如何压实责任将标准条文转化为实际行动呢?如何才能通过赋能激发班组主动管理能力夯实安全根基呢?
        欢迎大家紧扣主题,展开思考,直接跟贴,字数400字左右,要求观点鲜明,评议有道。截稿日期:2025年10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培训与落实要齐头并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贯彻落实新版《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方法与措施,其目的就是让职工学习理解透彻,落实有章可循,做一名干好标准活,身边无隐患的安全卫士。
就拿河钢宣钢张宣科技工会来说,他们不是只把文件发到班组,而是指定了一整套的培训与落实计划。首先,要求各单位工会组织班组长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执行力。其次,班组长要对本班组职工边培训边落实,让职工边培训边理解边落实。形成了一个上下齐抓共管,基层齐头并进的闭环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了职工理解的能力和执行力,做到了工作标准化,杜绝了三违现象,确保了标准化安全工作。
一个新标准的出台到落实,需要企业的贯彻执行,更需要职工的一点点的消化。只有职工理解了吃透了消化了,它才能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企业不仅要抓好职工的培训工作,而且要抓好班组长的管理能力,更要抓好职工的执行力。(杨玉清   靳永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以班组赋能破局 让安全标准落地生根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绝非“纸上条文”,而是企业抵御风险的“硬核屏障”。新版体系的强制推行,既是国家对安全责任的刚性约束,更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由之路,其核心要义在于打通“标准到行动”的最后一公里,而班组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支点。
      当前“上热下冷”“责任递减”的痛点,根源在于班组赋能不足。班组长缺工具、员工理解碎片化,让标准沦为“墙上制度”。落实新标准,必须以班组为核心发力点:一方面,要将强制性责任清单细化至岗位,明确班组长“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标准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检查的具体任务,杜绝责任悬空;另一方面,需强化班组赋能,通过场景化培训让员工吃透规程,配套数字化工具简化隐患排查与整改流程,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管理”。
      安全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班组的战斗力决定安全根基的牢固度。唯有把标准融入班组日常、把责任刻进每个岗位,才能让高标准真正落地见效,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张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转变思想 认清价值 聚焦现场 实干为要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是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地的最后一个公里。对于班组而言,看待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应该觉得是“上级压下来的任务”,而应该理解为“我们保护自己、高效工作的操作指南”。每一条规程和标准,都是用过去血泪教训换来的。遵守它,不是在为领导干活,而是在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标准化强调“联保互保”要求我们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负责。对班组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自己的事”是关乎切身利益、工作质量和团队荣誉的重要工具。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落实的关键,班组要落实标准化,就要聚焦“现场、现物、现实”做到以身作则、会开班前会、善于沟通、赋予权力等方面最终将班组员工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变成班组员工的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使整个班组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的积极氛围。(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王爱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爱好作为 于 2025-10-27 11:12 编辑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重在狠抓落实
      实事求是讲,在全民都重视安全的当下,很多生产单位从来都不缺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拿我们电力行业安全规程来说,这些条款都是前人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如果我们每个班组和工作成员都将这些安全规章牢记于心,形成工作中的自觉行为,那么,企业和班组安全工作才能有根本保障。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班组和人员就是习惯性地把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当儿戏,总以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就有盲目操作、疲劳工作等一系列有违安全规章的行为发生。
      可以说,一次违章没发生事故,既是侥幸也是偶然,但如果长此以往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熟视无睹,在工作上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发生安全事故就是必然。去年,笔者单位有一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丧命就是一起深刻的习惯性违章事故案例,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他在平时工作中就是这么干的,前面多少次都没事,可就这次偏偏把命送。这个教训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班组,发生在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身上,大家在感到惋惜同时,也展开了深入的安全大讨论,联系自己实际工作,对照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关条例,把各自的思想根源、行为习惯找一找,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习惯性违章,看看还有那些安全管理上的漏洞需要补一补,经过大家几番深入细致安全大讨论、安全隐患大家找,最后还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的安全大收获。比如:班组每日的站班会讲安全、说安全、做安全;每周安全会和公司领导每月下班组参加安全活动,大家一起学习安全事故简报、观看安全短视频、围绕近期生产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座谈会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形式,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在企业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做安全、全员守安全的良好氛围,这一年多来,班组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网格化管理让责任落地生根
        强化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压实到每个人,是破解管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通过网格化管理,把宏大的安全目标转化为每个责任人的具体任务,实现安全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责任传导层层递减、标准执行"上热下冷"等痛点,燕山石化近两年来全面推行安全网格化管理,依据生产运行实际与职责范围分解安全责任,按管理层级与生产区域划分监管责任区,明确责任人与工作职责,构建“横到边、纵到底” 的网格化安全监管与责任体系,精准破解 “责任虚化” 问题,牢牢抓住责任落实的核心。实践成效显著,网格化管理让工作区域可视化、工作绩效可量化、工作责任全面化、工作任务协同化。这不仅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高标准落地,更直接带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无论是安全生产领域,还是社会治理层面,唯有将责任细化到 “最后一公里”、落实到每个人,真正让责任落地生根,才能筑牢管理根基。

           燕山石化   高常月 王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16 | 查看全部
抓牢班组“神经末梢”,让安全标准不悬空
       新版《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刚性推进,本质是将安全生产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的制度升级,而班组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其执行力度直接决定体系实效。若忽视班组赋能,再完善的责任清单也会沦为“纸上条款”。
       落实新标准需破解“上冷下热”痛点,核心要抓“责任压实”与“能力提升”双关键。一方面,需将企业级责任清单拆解为班组可执行的“微任务”,比如明确班组长的日常巡查频次、员工的岗位操作红线,通过“责任到人、考核到岗”避免层层递减;另一方面,要解决班组管理“无工具、不专业”问题,可编制图文版操作手册替代晦涩条文,用“隐患整改流程图”简化整改流程,让员工一看就懂、一用就会。更重要的是激发班组主动性。可通过“安全之星”评选、隐患排查奖励等机制,让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定期组织班组内部案例分享,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唯有让标准融入班组日常、成为员工习惯,才能真正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国能神东煤炭设备维修中心 高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56 | 查看全部
                                         要让班组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到实处
       要让班组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到实处,得从思想、工具、责任、激励这几方面实实在在地做:
       首先得让大家从心里重视起来。班组长要先学透标准化要求,在平时工作中带头按标准来,比如巡检时严格走流程、操作时全按规范来。然后用事故案例给班组成员讲明白,标准化不是没事找事,是真能避免出事。就像有人不按标准操作设备出了工伤,拿这个案例跟大家分析,大家就知道按标准来是为了自己安全。
       然后标准化需简单好懂。可以做成流程图、小漫画或者简单的步骤口诀。比如电气巡检,就做成“看外观、测参数、做记录”这三步, 配上图片,大家一看就明白。还可以给班组配个带标准化检查项的智能设备,比如用手机APP,要检查什么一项一项列出来,没做完或者做错了就提示,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责任到个人。班组里的设备、区域或者工序分给具体的个人,责任人负责到底。比如车床班,每台车床的维护、操作标准都指定专人负责。要是发现了隐患,就得形成“班组报上去、部门来处理、到期得整改、班组再检查”的闭环,确保问题真的解决了,不能光查问题不解决。
      最后还得有激励措施让大家愿意主动去做。对做得好的班组,给与“标准化好班组”的称号;对个人就评“标准化标兵”,颁发荣誉证书或者奖励。 
      通过认知、工具、责任、激励四方面的协同发力,让班组在思想上认同标准、操作上能落地标准、责任上明晰标准、利益上关联标准,才能打破“上热下冷”的困局,让安全生产标准化从“纸面要求”真正变为基层班组的“行为习惯”。(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王静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