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天津工人报 》( 2025年10月30日 第 03 版 )
近日,当人们望向滨海新区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的主桥时,一条全长421.6米、重达12500吨的钢铁“脊梁”如巨龙般横跨海河南北两岸,安全优质地屹立于碧波之上。 望着这一壮景,中铁十八局五公司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项目部的职工们难掩自豪——正是通过他们历时11个月的不懈努力,大桥主桥钢箱梁顺利顶推就位,并将误差精准控制在10毫米以内。该工程也因其卓越表现,于近日荣获“天津市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称号。 站在海河岸边,项目负责人张必猛一边指挥现场施工,一边介绍工程概况: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工程总长约2500米,是滨海新区快速路网中的“咽喉”工程。主桥钢梁全长421.6米,最大桥宽达64米,是目前华北地区在建跨度最大、桥面最宽的下承式简支提篮钢箱系杆拱桥。其中,万吨级钢箱梁的顶推施工是整个工程最具挑战性的环节,项目部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有力保障了项目高质量推进。 承接任务后,项目部组织多方专家反复论证,历经一年多的方案打磨,最终确定了“厂内分段加工+现场支架拼装+钢箱梁顶推”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施工模拟动画中可以看到,主桥所需的45块钢箱梁首先在工厂预制完成,随后运至现场如“搭积木”般逐段拼装,每十块为一组。每完成三组拼装,便使用千斤顶协同作业,整体向对岸顶推一次,如此循环推进。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陶友海解释道:“为确保钢箱梁精准就位,我们多次组织专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拼装模拟,持续优化施工方案,并在现场设置了高精度监测系统。”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最后一节钢箱梁的拼装与最后一次顶推。9月16日8时,秋光正好,现场机械轰鸣。在智能顶推控制平台中,操作人员全神贯注,远程操控32台大吨位步履式千斤顶协同发力,将总重约800吨、长度共27米的三节钢箱梁,以每小时2.7米的速度平稳顶进。 “这是我们创新采用的‘大吨位步履式千斤顶单向多点同步竖曲线顶推’施工技术,”现场负责盯控的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侯旭丰自豪地表示,“借助这项技术,我们在11个月内成功顶推了长达381米、总重12500吨的主桥钢箱梁,为大桥铸就了坚实的钢铁‘脊梁’。” 顶推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张余丰、张颖等人坚守岗位,废寝忘食地监测智能控制平台的各项参数,确保每台千斤顶精准运行。钢箱梁在横向受力均匀、纵向顶推同步的控制下,沿预定路线稳步前行:2.7米、5.4米、8.1米…… 直至夕阳西下,经过连续10小时的作业,全长27米的钢箱梁全部顶推到位。经测量,精度误差小于10毫米。那一刻,现场的30余名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笑容绽放,激动地相拥庆祝。 本报记者王洪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