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带娃高手”巅峰赛 助力托育更专业——记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决赛

发表于 昨天 14: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从“海姆立克”到扎小辫,从冲泡奶粉到心肺复苏……

金秋十月,蜀地绵阳,来自全国的32支代表队、近200名托育服务领域的顶尖高手,以2025年职工托育技能大赛决赛为舞台,展开了一场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比拼。

本次大赛聚焦“保育师”和“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两个赛项,经过10月21日—23日三天的激烈比拼,共决出20个个人奖、20个团体奖和10个优秀组织奖。

以赛促练 锻造托育人才“生力军”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的“难度升级”是选手与专家的共同感受。

大赛专家组成员周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本次比赛场景设置更加贴近托育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这对选手的要求更高。”决赛摒弃了“进场即知考题”的模式,改为选手进入考场后,在对应考核场景中再次抽取该场景将要考核的内容,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地考验着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回顾从市赛、省赛到国赛的心路历程,云南代表队何舒婷直呼“不容易”:“这是一场体力、脑力和心力的多重考验。”同时,她也表示收获很大,掌握了平时工作中没有注意的细节和技能。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辽宁代表队、最终夺得保育师赛项第一名的孙静。在备战国赛的日子里,她和队友们经历了完全封闭的训练。经此一赛,她觉得“沉淀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大赛紧张的氛围下,很多选手在接受采访时都直言“呼吸急促”“手抖”,也有选手表示“第一项比完后紧张稍有缓解”。

云南代表队领队吴昕玥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心理素质本身就是考试的环节之一。如果高水平选手一到考场、赛场就发挥失常,那就是能力上有欠缺。”在她看来,面对突发情况保持冷静、稳定发挥,本身就是托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

从裁判员的视角,能清晰地看到选手们的整体水平与提升空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赛项巡视裁判金本能评价说:“大多数选手的综合素养还是不错的。但在处理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操作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他特别指出,在激烈的竞赛环境下,一些选手可能会忽视动作的细节或必要的操作流程,而这恰恰是大赛的重要考核点——于细微处见真章。

标准引领 树立行业发展“风向标”

为何要分设“保育师”与“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两个赛项?大赛总裁判长郑玉萍告诉记者,这背后体现了现代托育服务对“医养教结合”的深刻理解。

“保育师这个职业主要面向的是托育机构、幼儿园托班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的人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的工作场景更为广泛,可以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可以对照护者进行指导。”郑玉萍介绍,具体到赛项设计上,保育师赛项中,其早期发展模块多设计为没有家长在场的情况;而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则设计了更多亲子游戏活动,侧重于指导照护者如何科学育儿。同时,比赛内容全面覆盖托育服务中的关键环节,贴近婴幼儿照护的真实场景,包括回应性生活照料、卫生保健与护理、意外伤害应急处置、早期发展支持四大模块。

如何冲调奶粉才能精准把握浓度?婴儿被异物卡喉时,如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幼儿哭闹不止是否因肠胀气所致,又该如何通过排气操缓解?这些在赛场上需要精准回答和操作的问题,在吴昕玥看来正是托育工作者日常面对的“必答题”。

已为人母的她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孩子胀气哭闹,很多新手父母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会处理。但只要学过就会知道,揉揉小肚子、做一做排气操,帮助孩子活动身体,把气排出来就好了。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很实用。”

绵阳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女职委主任林瑶告诉记者,本届大赛正是希望通过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设计,为尚在起步阶段的托育行业树立起专业的“风向标”和统一的“度量衡”。

“托育行业作为新兴行业,行业标准、技能规范等各方面标准暂时还没有特别成熟。”周密指出行业痛点。她透露,本次大赛前期召集了全国400多位专家,共同构建了庞大的题库和严谨的评分标准。“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助推行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

周密的想法与四川省总工会女职工部三级调研员李琳对本次大赛的期待不谋而合:“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树立托育行业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标杆,并且直接、广泛地传导至全国各地,从而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辽宁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李丹作为领队深刻感受到这种推动作用:“这次大赛对我们全省托育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正向引导和推动作用。”上海代表队技术指导王菁也认为,大赛让从业者看到了整个国家、整个地区对托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来从事托育服务。

“育”见未来 激活普惠托育“一池春水”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今年六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也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大赛不仅是落实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回应职工群众对‘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期盼的生动实践。”李琳说。

“工会的技能竞赛,一定要和荣誉挂钩。”内蒙古代表队技术指导邬荣的观点鲜明,“如果比赛不跟荣誉挂钩,参赛选手们和从业人员就不会有提升技能、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给到职工最直接的实惠,尤其是打通托育工作者的上升渠道,才能让行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本次大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共同主办,其最高奖项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申报资格挂钩,为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条清晰而光荣的职业上升通道。

“更重要的是,大赛让很多人意识到:托育工作并非简单的‘看孩子’,而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职业。”江苏代表队朱静说,社会对托育行业“专业性”的认同,对从业选择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论何时,都要让人看到我们是专业的。”来自上海代表队、最终夺得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赛项冠军的孙豫在分享备赛经验时说,“哪怕比赛面对的是娃娃,但我们始终把娃娃当作真正的孩子,秉持着专业的‘儿童视角’。”

“专业”是选手、技术指导和领队接受采访时频频提起的关键词。对于如何培养专业人才,周密从院校教师和行业从业者的双重视角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展望:“托育行业要有严谨、规范的准入机制。”她强调,无论是对于科班出身的毕业生,还是对于目前行业中已有的从业人员,都要加强职后培训,并将大赛形成的标准普及推广。

正如内蒙古代表队技术指导邬荣所期待的,冠军选手的经验若能成为全行业共享学习的资料,将推动“个人技能提升”转化为“行业水平进步”。

2024年,全国托育服务从业人员126万人,其中保育人员63万人。随着国家对托育行业的重视,我国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评价标准正不断完善、上升通道愈加通畅,推动行业朝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