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南油田聚焦储层改造效能提升,升级压裂技术,推进一体化攻关,“一段一策”差异化施工,措施有效率100%,阶段累计产油逾1.6万吨 压裂提效“组合拳”激活上产新动能张伟英 乔庆芳 司玉梅 “WB14井组4口水平井压裂后,目前日产油18.4吨,增油效果显著。”9月28日,在河南油田工程院生产例会上,储层改造研究所所长王孟江的汇报振奋人心。 压裂是油气井提产的关键手段。今年以来,面对油田老区油气资源品位劣质化加剧、非常规油气储量占比不断攀升的挑战,河南油田聚焦储层改造效能提升,通过压裂技术升级、一体化攻关、“一段一策”差异化施工,打出压裂提效“组合拳”。前9个月,累计完成压裂施工63井次,措施有效率达100%,阶段累计产油逾1.6万吨,为油田产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升级,突破瓶颈提效能 “我们现在用的压裂技术是2.0版本,针对不同储层特点精准发力,效果比以往更优。”河南油田工程院储层改造研究所副所长崔连可说。 面对南阳、旬宜等区块储层差异大、开发难题多的现状,该油田不断升级现有压裂工程技术,瞄准不同储层特性,研发定制化压裂技术,破解传统工艺“一刀切”的局限。 针对旬宜探区致密油储层低孔低渗、微裂缝发育的特点,该油田创新应用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2.0版本,与前一代技术相比,该技术采用“小间距切割+细粒石英砂支撑”的思路,岩性覆盖更广,地层改造更充分,能全方位“压碎”致密油储层,让原油更顺畅地“流出”地层。该技术应用后,旬宜探区13口井的压裂施工效率从每天1.8段提升至6段,提速提效明显。 页岩油储层连通性差、薄层多、原油高含蜡高凝点,开发难度更大。该油田针对性研发大斜度井分段分簇体积压裂技术,配套纳米渗吸剂与恒定加砂模式,在保障裂缝导流能力的同时,平衡施工成本与风险。张2301井组4口井应用该技术后,日产油达13.9吨,页岩油开发实现提产降本双突破。 联合作战,一体化攻关解难题 “这次压裂成功,全靠多专业‘联合作战’。”9月18日,在东湾油田压裂复盘会上,崔连可对一体化攻关的成效赞不绝口。 东湾油田储层微裂缝密集,压裂时易出现井间扰动,既影响改造体积,还影响邻近井稳定生产。为攻克这一难题,河南油田打破专业壁垒,组建涵盖地震、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储层改造团队,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井组压裂流程。通过建立精细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精准预测微裂缝分布,再用施工参数动态拟合技术,实时优化压裂规模与泵注程序,实现从“被动封堵微裂缝”到“主动利用微裂缝”的转变,有效增加改造体积,成功抑制邻井之间的互相扰动。 “哪些井、哪些层适合压裂?必须用数据说话。”油田工程院储层改造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孙彬峰表示。针对老区提高采收率的需求,油田创新“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双论证模式,依托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融合油藏地质、微地震监测、生产动态数据,精准锁定剩余油富集区与改造潜力层。 今年以来,依托该模式筛选的14口压裂潜力井,改造后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提升,告别以往“盲人摸象”式的经验主义模式,通过科学决策成功解锁复杂储层。 一段一策,精准适配复杂井况需求 “WB8井组2口井实施‘一段一策’后,含水率持续下降!”9月28日,河南油田压裂专家冯兴武分享的成果,印证了差异化施工的价值。 WB8井组邻近断层、邻井含水率高,压裂时防止水侵成为关键难题。为精确落实WB8井组储量与产能,3月,油田选定该井组2口井开展压裂试验,力求破解这一复杂难题。 技术团队先对施工井段进行精细地质评价,组织技术专家、现场压裂试气专业人员先后开展8轮次讨论,最终形成“一段一策”差异化压裂布缝方案:前段适度改造,避免水侵;中间段采用渗吸增能工艺,挖掘剩余油潜力;后段实施高强度改造,同步增能。同时,创新采用低成本连续油管带底封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不仅实现了复杂井段精准改造,而且有效减少单井施工成本。 这套因层制宜、精准施策的综合技术方案成功平衡增油与控水矛盾,为延长油井稳产期提供支撑。今年以来,“一段一策”模式已在9口复杂条件井推广应用,全部实现显著增产,成为河南油田破解复杂储层开发难题的“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