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班组创建“解决问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发表于 2025-6-13 15:27: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创建“解决问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王俊
上期文章我们解析了在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过程中践行“问题导向”这一方法论,应围绕“形式、内容、效果三统一”这一核心开展,即解决一个问题既要有形式,更要关注内容,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有没有效果。
本期我们来探讨一下,要倡导的在班组创建中以运用团标要素去解决班组建设中的“问题”,究竟指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从形式上、语境中分析。
形式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通常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看待。
班组面临的宏观问题通常是事关班组存在的意义等全局性、整体性或长期性的问题等,如在物联网、AI大模型运用等智能化手段普遍运用的大趋势下,班组生产方式如何实现转型的问题。
班组面临的微观问题则主要指班组在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如高温天气下,如何解决既不发生员工中暑事件,又不导致装卸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等。
介于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中间的,涉及班组员工普遍存在的瑕疵、提高本班组班前会的质量等问题,就是班组需要解决的中观问题。
在长期开展的班组创建实践中,我们提倡班组锤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从解决一个个微观问题入手,如及时处理简单调试、更换部件等设备小故障,简化重复动作、调整工具使用等优化操作流程的生产实操问题;排查整改设备漏电、物料堆放杂乱等安全隐患,落实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管理的现场管理问题;反馈参数不合理、工装夹具磨损等工艺缺陷的质量管控问题;协调及时传递物料、同步进度等上下工序衔接的团队协作问题;应对短暂停电、局部跑料等突发状况,参与小型事故初期处置(如轻微火情扑灭、轻伤急救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问题。
在不同语境下,对“问题”一词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汉语是博大精深的。笔者认为,起码可以列出如下几种不同的语境。
表示疑问或困惑
疑问。例如我有一个问题,如何辨识危险源?此类问题具有明确的求知导向性,可通过知识检索或专业咨询获得解决方案。
困惑。例如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总是周而复始地发生,问题究竟在哪儿呢?这类问题需要系统性分析,往往涉及管理机制、文化观念等多重因素。
表示难题与挑战
技术难题。例如这个项目遇到了如何设法降低打桩过程中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需要技术创新或工艺改进。
管理挑战。例如怎么通过一个改善,成功克服了高温下装箱作业效率下降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
表示故障与错误
技术故障。例如这台电脑有问题,经常死机怎么办?这类问题需通过设备检修或程序调试排除。
人为失误。例如如何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文件丢失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加强教育培训和防错机制的建设。
表示议题与主题
议题特征。社会属性,如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转型问题;争议性,如自动驾驶的伦理边界问题;动态性,如“高关税”下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主题内涵。核心概念,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当代管理问题:理论框架,如“人本主义”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实践导向,如“零事故班组建设”的具体实践问题。议题往往是主题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主题则为议题提供理论支撑。
表示日常困扰
工作困境。例如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导致的项目停滞问题,怎么办?这里需要区分问题性质,采取针对性措施。
生活琐事。例如他最近遇到了哪些家庭问题?
另外还有数学与逻辑问题、哲学与理论问题、健康管理问题等。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通过几个现实案例来解析究竟该如何运用团标的17个要素去解决班组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在测评展示中又该如何把案例讲清楚。如果您对此感兴趣,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