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 发表于 2018-4-4 17:10:59

清明遥祭     作者:中建七局  王来青

清明遥祭
   
作者:中建七局王来青

柳芽刚发我就念叨起清明了
想起那些逝去的故人
尽管没淋着纷纷细雨
我的心就被春风吹软了
软成翩翩的蝴蝶
落在故人金字形的小屋旁
遍野的油菜花
香透了我对故人们的惦记

今年清明我赶不回老家
可我猜想
逝去的故人并不缺吃少穿
我给他们送过摇钱树
送他们的货币有亿字头
我昨晚梦见外婆时
她依旧是踮着小脚劳作
在给外爷洗衣裳
外婆笑骂
娃子你也别糊弄先人
一张大钞上亿了那还叫票子
到哪里去找这种好事
清明免了过路费可不免油钱呢
我说老家别回你就省俩吧
你的蝴蝶飞来就行了

嗯,外婆
那这个清明我就遥祭你们了
我再用心祭奠一番逝去的英雄
还有黄继光雷锋焦裕禄们
我也会默悼一番
他们是清明的香风细雨
沐浴着就能滋润一个人的灵魂

实话说吧
我的早逝的故人们
一个人未必要活得光宗耀祖
但我在遥祭你们时
隔着一层呼吸
至少彼此应是这番境况
一方朗月为伴
一方笑对春风

关振学 发表于 2018-4-4 18:25:18

回 41楼(关振学) 的帖子

感谢加分。

wxpzp 发表于 2018-4-4 22:25:40

wxpzp 发表于 2018-4-4 22:27:02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8-4-5 20:29:46

目前参与的老师:赵明军、侯秀峰、白银宝、尹春鹤、玲子、胡云峰、张修东、屈联西、王进国、张君、董树合、吴洋、李红兵、关振学、李玲霞、王伟灿、杨玉清、李晓波、李新宇、王新平、李唐明、申红先、吴春卿、董军、曹吉祥、迎客松、何爱平、倪晓红、孙建国、浮山神、王来青……

煤缘 发表于 2018-4-5 20:43:22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8-4-6 06:09:47

胡云峰 发表于 2018-4-6 14:28:10

  清明随感

  许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或是刻意迎合人们对故去亲人的思念,雨儿自作多情地淅淅沥沥了一夜。晨起,天地如洗,仙雾萦山,已是清明。

  上周日,沿铁路徐行至柏庙车站,忽闻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举目望向左近的山腰,见一群添好坟的人正向一座墓碑鞠躬。山上参差不齐地散落了很多孤茔,在这个清明将近的日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挥锹填土,有的蹲身烧纸,有的伏地磕头,有的小孩还不理解这庄重的仪式,任大人在坟前忙碌,自顾自地摘起了山花野果。

  再往前走一段,是一个道岔,与常规的道岔不同,这道岔一边因过去担负运煤任务直通铜川,一边却顺坡而上通向了半山腰。几个人一身春装顺铁路拾级而下,若不是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扛着铁锹,若不是看他们朝向的是停放在路旁的车辆,我还以为附近有什么景点,他们也只是踏青而来。

  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故事,是以问答体所写。据说被问者有在阴世为判的经历。故事里说,人在阳间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记录的,死后受审是迈不过的坎。行善的人受优待,作恶的人要接受惩罚。还说,鬼是真实存在的,也能受用人们在清明等日子烧送的纸钱。这故事大概是劝人向善的吧,但对人的慰藉效果却也颇为显著。首先,虽然没解决人从哪来,但解决了人往哪去;其次,告诉人们故去的人换了种形式还存在着。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孟婆汤,故去的人对过去的记忆还清晰如昨,这样思念就变成了双向的,虽然不能改变阴阳两隔的局面,起码永远失去的痛快会减轻许多。

  或是受那则故事感染,或是离家日久,随着清明临近,对家的思念竟如漫山开放的迎春花般浓烈。未外出时还不觉,在外方觉与亲人相聚的珍贵,哪怕是在清明节一起填填坟、说说话都是好的。在外人对清明节似乎更重视,给故去的亲人上坟填土的愿望也更迫切。离清明还早,都在议论何时回家,而绕不开的都是清明,清明!

  过了清明,稳定下来的温热气候将加快入夏的步伐,存着邂逅春光心思的人们会选择在这时出行,观名山大川,赏柳绿桃红,感受换了新装的世界的美丽,也挖掘和陶冶下蜗居于心的诗人情操。前段时间刚刚游览了药王山的几个同事,就在商讨着去延安、去壶口逛逛的大计。我也被说得心里痒痒的,不由动了去延安看看宝塔,感受下壶口瀑布的大气磅礴的念想,春光烂漫,山河壮美,值此,与自然相拥的心情大致相同吧。

  每到清明前后,追思的文章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忆父亲、忆母亲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文章我很少看,不是不敬重,而是每个人要追思的人不同,追思的形式也不一样。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清明假期的延长,这一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且逐渐衍化为一种亲人相聚、安抚内心、踏青旅游的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赋予了清明新内涵,也让人在即将登上开往夏天列车前的回首驻目更加含义隽永!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时间的河流就这样滔滔而来又一瞬而过,变化无常的世界,更迭着人们的心情和处境,不变的是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春光的追寻。

  清明,像一道忧伤还是快乐的选择题, 又像一个散发着迷人光晕的佛偈,昭示着人们要慎终追远,更要珍惜当下,快乐生活!

敬业心 发表于 2018-4-6 15:11:53

欢迎各位老师继续倾吐您的思念

李红兵1 发表于 2018-4-6 19:37:35

回 25楼(李红兵1) 的帖子

好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思念】征文活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