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向阳矿
发表于 2018-6-5 08:26:08
我的家乡在苏北一个比较落后的村子,孩提时代对端午节也没啥印象,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追求,哪还有钱去过节,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年端午节,父亲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向我讲述屈原的故事,然后给了我一个煮熟的鸡蛋说;“清明节要吃鸡蛋,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就能天天吃鸡蛋。”正是父亲的这句谆谆教诲激励着我奋发学习,为了将来能吃上极端一直拼搏奋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每年除了过年和中秋节日以外,也很少和家人在一起过节,后来到了黑龙江工作和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每逢端午节前夕,家里都要卖几斤黏米、大枣等包很多样粽子,吃不了还要送给亲戚朋友,然后再到市场买艾蒿绑在门前,晚上炒几个小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几年,孩子大了到北京工作,家里就剩老两口,5月20日老伴就买回来芦苇叶子和大枣,虽然家里人少过节的氛围还是浓厚,家里还会包很多粽子,也会买很多好吃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会一辈一辈延承,中华名族节日文化会永远发扬光大。
龙煤向阳矿
发表于 2018-6-5 08:28:33
我的家乡在苏北一个比较落后的村子,孩提时代对端午节也没啥印象,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追求,哪还有钱去过节,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年端午节,父亲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向我讲述屈原的故事,然后给了我一个煮熟的鸡蛋说;“清明节要吃鸡蛋,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就能天天吃鸡蛋。”正是父亲的这句谆谆教诲激励着我奋发学习,为了将来能吃上极端一直拼搏奋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每年除了过年和中秋节日以外,也很少和家人在一起过节,后来到了黑龙江工作和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每逢端午节前夕,家里都要卖几斤黏米、大枣等包很多样粽子,吃不了还要送给亲戚朋友,然后再到市场买艾蒿绑在门前,晚上炒几个小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几年,孩子大了到北京工作,家里就剩老两口,5月20日老伴就买回来芦苇叶子和大枣,虽然家里人少过节的氛围还是浓厚,家里还会包很多粽子,也会买很多好吃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会一辈一辈延承,中华名族节日文化会永远发扬光大。
王俊
发表于 2018-6-5 16:11:02
我们这里的风俗包粽子、系花绳、插艾草、蒸花馍,老百姓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8-6-5 17:05:40
端午活动盖楼者名单:王新平、侯秀峰、屈联西、李红兵、敬业心、关振学、羊君、张毅、为生歌唱、张丽、煤缘、何红喜、洪常良、尹春鹤、刘永平、王俊16位老师参加了,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欢迎继续盖楼哈!
言青
发表于 2018-6-6 09:28:27
端午节的记忆
又到一年端午时,又是一个农历五月五,自从我参加工作离家后,因为在输油站上班的原因,也就基本上“告别”了端午节的一些习俗。2008年国家为了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日成为公共假期,受到大众的欢迎与支持,端午节才又走进了我的记忆。这其中,留下的当然多是儿时记忆和儿时端午的味道。
因为小时候一直由外婆在湘西北的老家“散养”,所以记忆中端午也是和外婆一起过的。为了包粽子,早在节前近一个月,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早起到老宅子那边或者山里寻找和摘粽子叶,这是一种只有筷子那么粗的竹子,学名叫箬叶竹。一般是在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摘最好,它新鲜、叶子个大,长在箬叶竹的最顶上,叶子张开了四分之三,摘回来后用清水泡上待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能有糯米是很“奢侈”的事了,不过外婆总会想方设法不知道从那弄一点糯米,来满足一下我的“渴望”。她总是提前把糯米浸泡5至6小时,然后用侵泡洗尽的粽叶开始包,用线绳串成长长的一串翠绿。端午节这一天,当外婆揭开煮了很长时间的粽子锅盖的一瞬,粽子的清香加上艾草和菖蒲的香味在房间里中飘浮、弥漫。当然,那个时候的粽子还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品种,我们老家有的人家还有用纯大米代替糯米包的,味道要比糯米包的差多了。不过能有吃的就比没有强。
端午节这一天,家乡的亲戚们一般会聚在一起喝擂茶,一边吃着各种自制的食品,边喝边聊,相互间交流今年庄稼的长势、儿女情长以及各自的家长里短。孩子们会边吃着粽子一边在旁边嬉戏,也会有一些年长的老人们用一针一线织成五彩香包,挂在自己家孩子的脖子上或别在腰间,顿时农家房屋里飘荡起阵阵清香。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一天,很远的常德城里的沅江中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到时候沅江岸边是锣鼓喧天,江中溅起的水花和着鼓手的吆喝,经久不息,围观的人也是把江边挤得水泄不通。
在输油站上班的时候一般不过端午节,食堂和平时就餐一样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为端午节还只是民俗。只是现在有了端午节假期后,食堂早上会有速冻品牌的粽子享用,中午或者晚上能给多加一两个菜。
如今,儿时端午的味道也已渐渐淡去,唯一不变的,是外婆包的粽子清香,是对父母、家人的那份牵挂。
李晓波
发表于 2018-6-6 09:59:33
线装汨罗
五月初五,一个普通的日子
因为一个名字显得庄重起来
踟蹰汨罗江边聆听
让耳朵在线状历史的书脊逡巡
找寻血脉的走向
云如镜风似号
复印历史的烟云
多少忠贞在天问
多少奸佞在鼓噪
多少岁月在呻吟
线装历史一一收罗
再在端午人们的祭奠中
陈列示众
任人评判
汨罗江,一个见证了历史的精灵
每年在端午,人们的呼喊中醒来
在激情的桨声中再经历一次阵痛
再经历一次亲人死离的天旋地转
一枚枚粽子与汨罗江坦诚相待
在线状的历史脉络里上下求索
蒋昌明
发表于 2018-6-6 11:29:17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一般人以为其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源自战国时期,其实——
端午节早在屈原以前就有了
■蒋昌明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原称端五,“端”是“初” 的意思,即一个月开始的第五天。在我国古时侯,午和五通用,所以又称“端午” 。这天又因二五相重,故又叫“重五”或“重午” ,另因“九九”重阳之故,人们又将“五五” 称之为“端阳” 。
一般人以为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其实,端午节在屈原以前的西周前后就有了,距今己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五月盛夏即将来临,百虫滋生,疾病流行,那时人们为了防害除病,在夏季的五月初五这一天,进行一些“驱邪避瘟”的活动。“端午节” 风俗是我国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期间,南方各地的龙舟竞渡,源自于越人祭水神或龙神的巫术祭祀活动,与北方端午节的起源一脉相承,唯形式有所别。
流传最广的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怀石自投汩罗江,荆楚人民纷纷从四面八方划来船只,希望能够捞救他;为了避免他葬身鱼腹,人们纷纷把米包成粽子投到江中喂鱼,挂艾青、菖蒲是为了给屈原招魂纳魄等。其实,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早在屈原以前就在民间流传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则把这些活动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在我国晋朝以前,各地就有在端午节祭祀古人的风俗,但不只限于纪念屈原一人,如山西省一带祭祀介子推,江苏、湖北祭祀伍子胥和屈原,淅江绍兴一带祭祀曹娥……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只是纪念屈原一人,是从南北朝以后开始的。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8-6-6 16:02:22
端午活动盖楼者名单:王新平、侯秀峰、屈联西、李红兵、敬业心、关振学、羊君、张毅、为生歌唱、张丽、煤缘、何红喜、洪常良、尹春鹤、刘永平、王俊、柳庆、肖鹏鸣、李晓波、蒋昌明20位老师参加了,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欢迎继续盖楼哈!
nxh1985
发表于 2018-6-6 16:19:29
蓝鹰
发表于 2018-6-6 16:26:17
转眼又一年,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节日活动印在脑海深处,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