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土灶台
文/茂名石化 黄春泽岁月匆匆,冬去春来,流逝的年华给母亲带来了满头银发,在她的整个前额和双颊上都刻下了可敬的皱纹,母亲现在是一个老人了,她那双粗糙的手,带着岁月的“年轮”,每当我看见她的那双手,我就会想起她亲手调和成的泥浆,砌起来的土灶台。
土灶台镌刻着我童年“舌尖”上的记忆,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把我童年“舌尖”练得非常挑剔。年关将至,母亲会在灶台前忙碌,一缕缕的蒸汽,从灶台上的大铁锅内升腾起来,闻着红糖融合大米的糯香,“糯香”又在灶房内环绕起来,我心里就暗暗高兴着,不用猜测,母亲一定是在制作年糕了,母亲制作的年糕,还正在灶台上蒸的时候,我就偷偷拿起筷子,趁母亲不备,我挑起一小块年糕,快速跑出灶房,嘟起小嘴,细气地吹着刚挑起来的年糕,空气中顿时弥漫起香味,一阵阵送到我的鼻端。
肉香,拌着柴火的“馨香”,在平日里的灶台传来,经过母亲熬制的酱香扣肉,此时灶房内,铁锅内不断翻腾的酱汁,冒出一个又一个泡,相拥着一块又一块被切得均匀,不肥不腻的猪腩肉,在香浓的酱汁中上下,夹杂着酱香的猪腩肉变得脆软,入口即化,母亲会用小碗装起一块,先让我尝尝,我也会不客气,狼吞虎咽,把肉块吞入肚子内,而不知其味道,弄得满嘴的肥油还来不及擦掉,把母亲逗得一阵乐呵呵。
米香,是最让人忘不了的,米饭是每一顿都离不开的重要食材,母亲利用她的土“灶台”,融合了柴火的“力度”,让我们在每一顿饭局中,尝尽了“浓浓”米饭的馨香,大米的精华在灶台中得到最大的释放,食入口中的饭香入咽喉,让人禁不住会打开食欲之门,闻着饭的味道,尝着饭香,脑皮层像是吹过一阵阵微风,感觉微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眼前呈出一块块稻田被风掀起了层层金浪,那沉甸甸的稻谷,稻浪在微风中起伏。
盐焗鸡是儿时吃得最多的菜,生活在农村,鸡是自家养的,家乡又紧靠海边,大颗粒的海盐,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母亲会用“灶台”将这两种食材放到一起,让这两种食材在柴火熏陶下,柴火温度催生了另一种鲜美的味道,焗熟后光滑油亮的金黄色整鸡,在被切成块后,依旧不忘记盐的味道,让盐焗鸡的风味更为突出,让我挑剔的嘴,立即垂涎欲滴,内心一直都对母亲的手艺怀有敬意。
母亲那双勤劳的手,在灶台上,将美味食材发挥得淋漓尽致,看到她粗糙的双手,回忆她制作的土“灶台”,这就是记载我一生中,最割舍不下的记忆——“舌尖”上的童年,只因为“灶台”记载着童年时代的纯真情感。
屋角上的燕子,墙头上的花,灶房里的灶台,野生的石榴树,母亲辛勤的背影,成为我对孩提时乡村的记忆,无论身在何处,也抹不去这些记忆。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回帖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