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6-3 19:53:20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

来源:新华网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07776898950.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正在制作香包(6月2日摄)。

  香包,是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今年63岁的芦爱玲出身于香包世家,是河南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

  芦爱玲对民间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继承了奶奶的香包制作技艺,很注重造型的创新,制作出摆件、挂件等多种香包。

  芦爱玲说,手工并不是香包制作的关键,香包的“核心机密”是香料。芦爱玲遍寻中药店,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后拿捏出自己的独特香料配方。很多购买者感叹:“闻到小时候的味道,好久不见了!”

  芦爱玲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端午节将至,芦爱玲一边挤时间赶制香包,一边受邀到不同地方讲授香包制作技艺。“看到有这么多人喜爱、学习制作香包,我很开心。”芦爱玲说。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08486176602.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展示的香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09432889535.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在查看展出的香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羊君 发表于 2019-6-3 19:56:32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09737555931.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正在制作香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14619160216.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展示自己制作的红辣椒形状的针线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16045615670.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在展示自己制作的“时时事事如意”香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6/03/20190603124618764203804.jpg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芦爱玲在查看自己制作的造型各异的香包(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