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7-8 17:54:58

用愚公移山决心修复浩瀚旧档案的“医生”

来源:新华网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3704153535.jpg
  赵慧敏所在的江苏省档案馆正在抢救一批民国档案,这些尚未公开的档案不仅纸张泛黄、破损严重,有些纸张甚至焦脆得仿佛在火上烘烤过,修复难度很大。“档案破损程度严重的,我花上一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修好一页。修复顺利的话,一天也只能做几页。”赵慧敏有点着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工作量。这么一算,我干到退休也只是九牛一毛。但必须抱着愚公移山的决心,能做多少算多少。”新华网 戚轩瑜/文 唐杨/摄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3802903069.jpg
  在开始修复档案前,赵慧敏拿着亟待修复的单页档案去配纸,补纸的颜色需要比原档案浅一点,有所区别。选补纸有个原则:“宁浅勿深”,这批补纸正是省档案馆为民国档案量身定做的。铺膜、展平、刷浆……这一道道工序看似简单,却是个工夫活儿。赵慧敏和她的同事们现在修复的对象以民国时期的机制纸为主,机制纸纸张纤维本身就短,加上酸化严重,纸张大多呈焦脆状态。“现在的科学技术仅能做到恢复酸碱度,但是并不能做到还原纸张的拉力、耐折度、韧性等,我们修复时只能进行局部或整体加固的处理。”她说。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041982830.jpg
  省档案馆里的同事们都叫赵慧敏“档案医生”。4年前,她在自己24岁的年纪来到了这里。“这个年纪的姑娘大多喜欢些时髦的东西,而我却喜欢跟这些古老的档案打交道。”她乐呵呵地说道,“档案修复,让我有机会直面每一段历史。档案里的点滴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能够通过我的修复来更好地保存这些历史片段,是多么有成就感、多么让人乐在其中的事情啊。”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082763905.jpg
  对于一些保存相对完好,只有少量破损、轻微虫蛀情况的档案,赵慧敏会采取补洞的方法,来尽量减少对原纸张的干预,防止过度保护。她伏在桌案边,小心翼翼地用补纸把洞补好,再细细地把补纸的边缘用镊子摘掉,因为档案与补纸的搭口不能超过2毫米。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227816708.jpg
  摘边之后,档案还需要经历上托纸、排实、揭膜等工序,这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修复过程。最让赵慧敏头疼的是遇上双面档案或者已经焦脆的档案。在传统的档案修复中,很少存在双面有字的情况,但在近现代档案中却很常见。“接触到修复双面档案时,我觉得很棘手,补洞会‘留疤’。另外,焦脆的民国档案不宜泡水,不好恢复,整托就更不行了,等于报废半页档案。这时,前辈们向我隆重介绍了丝网加固技术。”赵慧敏透露。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297199734.jpg
  蚕丝编织的网透明度高,不影响阅读使用,而且蚕丝含有少量的水溶性粘合剂,也保证了修复的可逆性,在微热状态下就可以使用,操作简便,容易上手。她透露,在进省档案馆之前,自己一心想去文博系统做一个高大上的文物修复师,可是来到这里后,看着前辈们对档案保护事业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自己也慢慢觉得做一个平凡的档案修复工作者,更足以让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羊君 发表于 2019-7-8 17:57:56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403601742.jpg
  赵慧敏熟练地拿起熨斗,在温度接近70度时,将铺好的蚕丝仔细地熨烫服帖。当蚕丝与双面的民国报纸融为一体时,不仔细瞧压根儿看不出来蚕丝的踪影。“从我们馆来说,百万卷的馆藏,历史跨度超过500年,还有源源不断的新接收进馆的档案,其中要修复的不在少数。”赵慧敏认为修复档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469722057.jpg
  选纸的眼力、刷纸的力道、上墙的松紧……这些都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领悟、总结。譬如上墙的时间一般要结合湿度、温度来调整,是绷紧一点还是绷松一些,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如果绷太紧可能会把档案绷炸,太松的话档案又不够平整。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532567792.jpg
  “档案修复这份工作的社会意义太大了。我们档案在积年累月的使用、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一旦损坏,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赵慧敏感叹道。因此,在越是接近修复工序的尾声时,她更加仔细谨慎地用竹启子将前几天上墙的档案纸张“揭裱”下来。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532567792.jpg
  “档案修复这份工作的社会意义太大了。我们档案在积年累月的使用、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一旦损坏,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赵慧敏感叹道。因此,在越是接近修复工序的尾声时,她更加仔细谨慎地用竹启子将前几天上墙的档案纸张“揭裱”下来。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604111547.jpg
  据赵慧敏介绍,这些修复好的民国档案将使用机器逐页扫描,制成电子档案方便后人使用,珍贵的原始档案将被入库保存。经过扫描的原始档案,将根据原来的编排方式,由修复人员进行人工打孔,再用棉线穿孔装订,使它们焕然一新。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697435685.jpg
  “档案修复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清理、除霉、杀虫、托裱、加固等方式修复档案,通过仿真复制、缩微、数字化等科技手段保护档案,尽可能地保存档案、保留历史信息,以发挥档案的最大价值。”赵慧敏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既是我的兴趣爱好,又是专业对口,算是学以致用了。”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7/08/20190708153534741949984.jpg
  赵慧敏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个人、组织来这里捐赠档案。“我们会给这些档案很好的保护和保存,为捐赠者制作仿真复制件,捐赠者们也永久地享有优先利用这些档案的权利。”匠人老去,匠心永在,档案馆里有太多的无名英雄,一直默默地守卫着档案。作为档案修复工作的新兵,赵慧敏还在沿着前辈们的脚步继续前进。“这是我对他们精神和工作的继承,这样的传承才能让我感到不愧‘档案医生’的新称谓。”她骄傲地说道。新华网 戚轩瑜/文 唐杨/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愚公移山决心修复浩瀚旧档案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