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20-1-2 20:33:51

春节里的家乡记忆

    文\金陵石化吴靖


    临近春节,内心对家乡的怀念越来越浓,而乡愁的焦灼最直接便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即使口音变了,生活方式变了,但对家乡的食物总是念念不忘,或许对家乡的记忆更多是在味蕾上吧!我的家乡是位于淮河之滨的能源之都——淮南,去过淮南的人都知道,淮南有三宝:一黑二白三香。一黑说的是煤,二白说的是豆腐,三香说的是淮南牛肉汤。

    说到豆腐,我们当地有一句民谚: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厨烹成席上珍。相传豆腐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时发明的,作为“豆腐之乡”,豆腐被家乡人发挥到极致,烹制出形形色色的菜肴。每每春节期间,一大家子总要聚在一起吃一顿“豆腐宴”,取“都福”谐音,寓意着来年有个好彩头。“爆竹声声”,菜名就透着喜庆,用豆腐包裹基围虾虾身,蘸蛋液炸至金黄,与红色虾尾配成爆竹之形,吃上去咔嗞脆响,外包的豆腐层比虾肉还鲜嫩;“豆腐酿肉”,是挑细滑的嫩豆腐,切成细长方块,将中间掏空后塞满,浇上汤头,放在锅中蒸熟,香气随着热气散出,豆腐中渗入肉汤的香醇,里夹着豆腐的清新,相得益彰;“豆腐水饺”的饺子皮是用豆腐拌淀粉擀制而成,馅心随个人口味自由搭配,韭菜鸡蛋粉丝口感最佳,鲜嫩弹牙、汁水鲜美;“拔丝生姜豆腐”更是甜到心头,将豆腐蒸熟塌成泥,加鸡脯肉泥、盐、味精、干淀粉搅匀,揉成生姜形状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然后将锅放熟猪油,下白糖和少许清水,全部溶化刚成粘丝时,下豆腐即可出锅,想想都让人咽口水。

    在外工作安家,一年到头也就过年回去一次,平时看到满大街的淮南牛肉汤,真想进去吸溜一碗,但很难遇到口味特别正宗的,所以每次过年回家都忍不住去喝上几碗。曾经听一个老板介绍说,淮南牛肉汤是以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及几十种滋补药材、卤料一起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至于药材怎么配、卤料怎么熬煮便是店家的独门秘方,是味道取胜的关键。此外,自制的牛油加上独有的淮椒炸制的红油,使汤味更为醇香。汤中的粉丝用红薯制成,筋道耐煮,Q弹爽滑。淮南人最爱在早上来上一碗牛肉汤,外加一块葱油烧饼,一口烧饼一口汤,元气满满的开始新的一天。

    除了豆腐和牛肉汤,我还特别钟爱一种小食——绿豆圆。绿豆圆又称“小豆圆”“糊虾圆”,是用绿豆粉、淮河虾皮、面粉、绿豆芽或黄豆芽瓣合拌在一起,制成小圆子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制呈金黄色时,浮出油面,捞出沥油即可。小时候每年过年,外婆总会炸满满一篮子,挂在阳台上,我们这些小孩总喜欢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阳台抓一把躲到角落里品味,吃完了再溜去拿,没多久就被我们消灭一半,嘴角、手上、袖子上都是油渍,还互相傻兮兮地笑,一饱口腹之欲的感觉真好。现在基本都是买现成的了,而且包装越来越精致,市井小食变成超市里的年货佳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机会能常回家看看,但家乡的味道,在我们还未记事起,便印在了舌尖的味蕾上,给人温暖,充满温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节里的家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