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1楼(浅秋) 的帖子
我看前文和主题有点脱节,个人认为还是不要的好,直接就从第二段开始。个人拙见,旨在参与。领导,你心里是否有我?
“天地这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民谣就像是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领导是那杆秤里定盘的心,员工就是秤砣。定盘的心没有了秤砣,就成了一无是处的光杆司令,空有余威而已,只有心里装着员工的领导才能体现出员工的价值。员工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与青睐,他们在心中默默掂量着: “领导,你心里是否有我?”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里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分析,企业员工的心理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班组员工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与追求。近日,兰花集团化工厂的班组员工们在讨论领导如何把员工放在心里,如何做到心里有员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员工评价:实质胜于形式
8月31日,笔者得知化工厂水汽车间领导正在通过厂工会向全厂员工发出捐款倡议,这是为车间一名醉酒后摔伤的员工进行的捐款计划。
被摔伤的员工入院后需要支付高额手术费,因不属于医保范围,经济上发生了困难。为了让他顺利地完成手术,车间主任张建伟和支部书记申广文以不同渠道四处筹款,已经忙了好几天。笔者听到正在捐款的车间员工们议论纷纷:“领导心里有没有咱,那得看行动,像我们车间的领导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头疼脑热,谁家有事,他们都实心实意地帮着忙乎,这是心里真有咱,跟着他们干心里踏实。”
“哪个人没长眼,有些领导把关心员工当任务,买点东西,说几句客套话,虚晃一枪就走,你说那叫心里有工人吗?”“走形式那套,没人喜欢!”
实质胜于形式!心里装有员工的领导,会赢得员工的充分信任和忠诚,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时代,水汽车间员工的话是否能让做表面文章的领导好好反思一下:员工希望走进领导心里,领导要怎样才能走进员工心里?
员工感触:阳光机制重于温情细节
领导怎样做才是心里有员工?对这个问题,环保科技术员赵昱平有自己的看法:温馨的关怀固然重要,但阳光的机制更能惠及广大员工。
只有两年工龄的尿素车间操作工赵昱平,是在新机制竞聘中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的。以前按论资排辈的人才选拔方式使她的进升希望变得渺茫。去年,化工厂出台了岗位竞聘考核机制,打破了学历、工龄等条条框框的限制,赵昱平才走上了理想的岗位。
她说:“让领导把每个员工装在心里,嘘寒问暖,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而建立一套阳光健康的机制,人人都可以享受,这岂不是人人都在领导心里。”
对此,造气车间操作工霍军强也非常赞同,他讲了这样一件事:8月25日,有位身体肥胖行动不敏捷的员工要进行登高作业,厂长苗中义发现后,及时劝阻了他。随后又从安全角度出发,规定了身体肥胖、眼睛近视、心理素质不好等现象的人,禁止从事登高作业。这样就把一件只针对个人的事,变成了对这一类人群的关心。所以,阳光健康的机制,才是把员工装在心里的最好办法。
阳光机制重于温情细节,体现为理性与智慧的结晶。建立阳光机制,才把员工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员工们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笔者思考:同心打造“动车组”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从动车组问世后,这句话就变成了“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的动车组文化。
动车组文化同样可以运用于企业。领导与员工,彼此心相通,才能共同发力,使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员工是企业成败得失的关键所在,如何发挥员工积极性,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领导只有不断提升素质,用真心和智慧关心、关爱员工,把员工放在心里,就会随之带来员工更加热爱企业,主动挖掘内在价值,成为企业组胞的动力基因,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王承刚创新掘进工艺成明星
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掘进一队甲头一班班长王承刚自创的“直眼加斜眼掏槽”掘进新工艺,最近在同华煤矿全面推广。以前,这个矿采用的是单一的直眼或斜眼掏槽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王承刚尝试将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工艺有机融合后,不仅省工省力,还将单进进尺从原来的1.5米提高到1.8米。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在全矿引起轰动,王承刚也成了明星,各掘进队竞相请他传授技术。9月1日,王承刚应邀为掘进三队员工现场传技。 感谢王新平、张莉菲、朱朱、吴云老师的点评和修改,特别向王新平老师致谢,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