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槐花香
五月暖风云连天,轻纱薄雾雨绵绵。
云散日出槐花开,
蜂飞蝶舞树丛间。
刚进五月,山野间,突然泛出一片片雪白,一夜之间,洋槐树长出了满满的花骨朵。花儿还没完全开放,槐花的香味早已布满山岗,微风吹来,把花香送进了小村庄。
馋猫似的人们早已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扛起长镰杆,相呼着相随涌进山间。年青一代对槐花是不屑一顾的,摘槐花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群,他们对槐花有着一种相依相偎不离不弃的特殊的感情。
民国三十二年的饥饿,随着口语拉家常一代一代的传成了故事,大集体时期的饥馑,也还有许多人历历在目。在那些食草根啃树皮的年代,槐花无疑是难得的美味,既能充饥,又能调解口味,还能滋胃润肠,所以,槐花成了那时人们目光的聚焦点,成了饥肠辘辘的人群的追逐对象,当然,也有人倒在槐树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在当今大鱼大肉吃腻了口的时代,槐花的清香,槐花的洁白,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味蕾。取一捧槐花到开水里焯一下,可热炒,可冷调,可做成素馅儿包饺子,其吃法多种多样,就看你的厨艺了,单凭那份纯天然,也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摘槐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选择时机。刚长出花骨朵时太嫩,没味道;花儿开放后,又太老了,味儿淡;只有等花骨朵长大了将开而未开时,才是采摘的最佳时间。这时的槐花大而饱满,清香而滑口,味儿也最浓。其次,还要选择树。老而生出皱皮的树长得老高,在下面采不着,上树又难,且危险,所以人们不愿意光顾它。几年生的嫩皮小树不太高,花儿长得大而饱满,且易采摘,是人们选择采摘的最佳对象。
年轻人腿快,看见花多的小树就跑过去,也不管是深沟还是在塄边,一手拽下树枝,一手歘歘地捋下槐花放在花篮里。年老的人只能望洋兴叹着,腿脚不管用了,就站在近前平地的那些高大的槐树下,高举着长镰杆钩下几条树枝,而后坐在地上慢慢地摘。
他们摘满了花篮,装进口袋里还要摘,欲望是无止境的。摘满了口袋,再摘满了花篮,他们会坐在地上盘算着送给谁一点。年老的父母,城里的长辈,要好的兄弟姐妹,在外打拼的子女,或多或少,人人都要有份儿。然后,再放开肚子美美的吃上一顿,剩下的放入冰箱里,存入一份儿辛劳,留下一份儿记忆,在心底寄存下那一份儿永恒的回忆。 最爱槐花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