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读你 发表于 2020-7-16 15:19:53

一部剧勾起“三线建设”人的青春璀璨记忆

7月13日晚21时,笔者走进贵州盘州市柏果镇洒基土城矿退休职工85岁的吕景山老人家中,他和老伴正坐在电视机前等候着中央八台播放《正是青春璀璨时》电视剧的首播。说起三线建设,吕景山和81岁的老伴孟祥芬的记忆被唤醒,用最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当年三线建设的故事。吕景山老人说:1950年他15岁就跟着老一辈从山东沂蒙山区出来闯关东,29岁的他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从黑龙江坐了7天7夜的火车奔赴到偏远的贵州,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西南三线建设中。他们是最早一批来到贵州的,修完贵昆铁路,1966年初他们又被分到洒基搞土木建设,主要任务是修路建房。他回忆道:“刚来洒基是驻扎在铁厂丫口,啥都没有,只能搭建简易棚房临时居住,最先修起来一批建筑物就是油毛毡房,路也没有,条件十分艰苦,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日子真是没法过啊,还不能生病,因为矿上没有医生和医院,即使生病了,也只能硬扛。”21时30分《正是青春璀璨时》开播了,吕景山老人叫上孩子、孙子,齐聚一堂观看电视,看着剧里演员用精湛的演技演绎着他们当年的故事,老人心中荡起了一丝丝涟漪,那些年的青春记忆、那些年的艰难困苦一点点在脑海清晰浮现。他们边看剧边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个时候刚来洒基,我们在山顶修路建房全靠肩挑人抬,水是在山下喝,住在半山腰的简易棚,一年下来,衣服才洗过一两次,一双鞋子穿四季,下雨披的是雨衣,因为粮食不够吃,所以家家户户吃的是窝窝头,那个时候的鸡蛋5分钱一个都没有钱买,更别说肉了。粮食不够吃,孩子多,还得上矸石厂去买包谷米,根本买不着大米。还有就是房子不够住,家属刚来都是借助在农民家里,孟祥芬老人当年作为家属,还被矿上安排用推子给工人理发。”如今,吕景山一晃来到贵州56年了,他已经深深扎根在了矿上,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说起如今的生活,吕景山感叹道:“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出行方便,儿女子孙大都在矿上上班,有可观的收入,光退休金都花不完,粮食也够吃,还尽吃的是细粮。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啊!”
作者:刘琴单位: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矿宣传文化科通讯地址:贵州盘州市柏果镇洒基土城矿宣传文化科邮政编码:553529电话:18386495727QQ:239456975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部剧勾起“三线建设”人的青春璀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