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8|回复: 0

一部剧勾起“三线建设”人的青春璀璨记忆

发表于 2020-7-16 15:1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713日晚21时,笔者走进贵州盘州市柏果镇洒基土城矿退休职工85岁的吕景山老人家中,他和老伴正坐在电视机前等候着中央八台播放《正是青春璀璨时》电视剧的首播。[align=justify]说起三线建设,吕景山和81岁的老伴孟祥芬的记忆被唤醒,用最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当年三线建设的故事。吕景山老人说:1950年他15岁就跟着老一辈从山东沂蒙山区出来闯关东,29岁的他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从黑龙江坐了77夜的火车奔赴到偏远的贵州,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西南三线建设中。[align=justify]他们是最早一批来到贵州的,修完贵昆铁路,1966年初他们又被分到洒基搞土木建设,主要任务是修路建房。他回忆道:“刚来洒基是驻扎在铁厂丫口,啥都没有,只能搭建简易棚房临时居住,最先修起来一批建筑物就是油毛毡房,路也没有,条件十分艰苦,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日子真是没法过啊,还不能生病,因为矿上没有医生和医院,即使生病了,也只能硬扛。”[align=justify]2130分《正是青春璀璨时》开播了,吕景山老人叫上孩子、孙子,齐聚一堂观看电视,看着剧里演员用精湛的演技演绎着他们当年的故事,老人心中荡起了一丝丝涟漪,那些年的青春记忆、那些年的艰难困苦一点点在脑海清晰浮现。他们边看剧边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个时候刚来洒基,我们在山顶修路建房全靠肩挑人抬,水是在山下喝,住在半山腰的简易棚,一年下来,衣服才洗过一两次,一双鞋子穿四季,下雨披的是雨衣,因为粮食不够吃,所以家家户户吃的是窝窝头,那个时候的鸡蛋5分钱一个都没有钱买,更别说肉了。粮食不够吃,孩子多,还得上矸石厂去买包谷米,根本买不着大米。还有就是房子不够住,家属刚来都是借助在农民家里,孟祥芬老人当年作为家属,还被矿上安排用推子给工人理发。”[align=justify]如今,吕景山一晃来到贵州56年了,他已经深深扎根在了矿上,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说起如今的生活,吕景山感叹道:“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出行方便,儿女子孙大都在矿上上班,有可观的收入,光退休金都花不完,粮食也够吃,还尽吃的是细粮。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啊!”[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作者:刘琴[align=justify]单位: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土城矿宣传文化科[align=justify]通讯地址:贵州盘州市柏果镇洒基土城矿宣传文化科[align=justify]邮政编码:553529[align=justify]电话:18386495727[align=justify]QQ2394569750[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图为吕景山一家在观看电视剧

图为吕景山一家在观看电视剧

1984年4月,九十四工程处、云南煤炭工程建设一处和昆明铁路局展开大会战,来开了盘县柏果至小云尚铁路专用

1984年4月,九十四工程处、云南煤炭工程建设一处和昆明铁路局展开大会战,来开了盘县柏果至小云尚铁路专用

建矿初期,因为住房有限,建井工人就租住在老百姓的瓦房里

建矿初期,因为住房有限,建井工人就租住在老百姓的瓦房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