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8-25 09:04:23

自我颠覆型领导力的5维特质

20多年前,我在宝洁作为中国区培训经理就开始思考领导力问题。

领导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两周前,我参加一个资本的论坛,有一个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问了这个问题。一个工作了30多年的人说,工作的时间越长,觉得“领导力是天生的”这种信念越强。

可见,领导力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还有很多人在纠结和困惑。

最近20年,有很多关于脑科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的研究,都已验证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领导力可以通过后天刻意训练得到显著提升。

2005年,我在伊顿做组织发展总监时,在美国碰到拉姆·查兰,跟他有过一些交流。当时他说:“给我一个中等智商的大学毕业生,我用20年的时间,或者15到20年的时间,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中等规模企业以上的CEO。”

今天的分享,就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领导力它是一种思考方式、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组织的方式。如果你的认知方式不转型升级,你还是会用你过去的眼光看新的时代和社会的领导者。

1、科技如何颠覆时代

在数字化时代,自动化、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转变,比如改变商业模式,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不断迭代,重新定义客户体验,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

数字化时代很多行业的边界已非常模糊,如有很多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

我服务的一个客户是一家全球性的工业制造设备供应商。

公司CEO在2016给我打电话交流,他发现这个行业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公司核心人才是懂机械和电子相关的工程师,他们帮公司设计非常高效的设备;现在这个组织的核心人才是,基于数据分析可以做产品、设备、工艺改进方案的工程师。

他说,公司有30个年轻人是他们的宝贝,他们可以借助很多设备里的传感器,去实时跟踪设备的运行情况,然后基于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里边的温度、湿度等等。给很多大型企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让他们改进生产制造工艺。

他们已经从设备提供商,变成了提供生产工艺解决改进方案的供应商。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它用的就是IOT。

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数字化带来的影响,纷纷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然而在投资数字化转型中,84%的企业都没有收到成效。84%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他们不具备实现数字化目标的技术和能力。

组织如何保持活力和竞争力,需要重新思考商业模式。我们也希望,人力资源开始对自己在组织方面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思考。人力资源在未来的竞争力,会更多地体现在对组织的优化,以及对组织的设计方面。

谈到组织,就会谈到战略、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如果我们对商业模式的演变没有任何感觉跟视角,你很难去思考:什么样的组织是更加客户导向的组织,什么样的组织是更加能够创造价值的组织。

现在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它对应的是一个转型的时代。

颠覆性时代的一个影响就是,你在今天是一个行业的引领者,但到了明天或者第二年,会有一个对手从另外一个角度杀进来,你的市场就不复存在。企业能够持续保持领先的时间跨度越来越短,必须思考很多未来的问题。

所以,组织需要一些领导者是面向未来的。马云曾经讲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你能不能活过残酷的明天,去拥抱未来,很重要。

2、关注董事长怎么想

今年的研究成果,结合了我们数据库里15万全球领导者,以及800多位全球著名投资家,是跟他们访谈和交流,以及问卷调查得出来的结果。

在亚太区,有69%的投资者认为,传统的领导力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变化。中国的数据更高,因为在中国,有太多的领导者是短期导向、解决问题导向、任务导向,而不是基于未来商业模式导向。

最近在服务一个深耕行业20多年的家居企业。与高管团队交流发现,董事长的很多互动、分享以及对团队的期望,还停留在怎么让他们的传统业务可以有很大的突破。他没有意识到,现在家装一体化对于地板行业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跟他做的团队商业模式画布分析,对他触动很深。当晚,他拉着我们顾问在外面散步,前面十分钟一句话也没说,很沮丧。

他说,知道这个东西有点晚,现在都快60岁了,怀疑自己能否面对这个改变。

这就是企业家的一个宿命,有可能你做了几十年的事业,突然面临着很大的一个挑战。后面他也在重新思考,他说:“我自己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那能不能请外边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的下一代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的焦虑,就由今年的业务能不能增长,变成了未来这个企业还会不会存在。

专注在中国消费行业投资的黑蚁资本创始人讲过一句话,他投资时最看重这个企业创始人,是不是有一个要改变这个行业或者改变消费者习惯的初心。

很多投资者在决定投哪个企业时,最先关注的是一把手。我们在做咨询时,最关注的是董事长怎么想。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见到下面的总经理或者人力资源就确定一个项目,而是要见到企业的一把手来决定我们是否跟他们合作。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要帮助那些心态更加开放的一把手来实现企业的转型。

从全球来看,大部分的投资者认为他们投资的企业正面临颠覆性挑战,而不是简单的转型挑战。

有82%的中国投资者对未来领导者能否应对多变的商业环境表示担忧,70%的中国投资者认为,只有21%到30%的领导者能够带领组织在未来取得成功。

相信在未来五年,你会看到很多现在很风光的企业被颠覆。这种全新的数字化为主题的商业格局,需要更新型的领导力。

dongzi 发表于 2020-8-25 09:04:39

3、面向未来的领导力模型

领导力本质上是,你对这个世界、组织以及组织如何与世界产生更加有效互动的认知。如果这些方式没有发生改变,你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善良人,但是很难去驱动组织发生改变。

未来的领导力模型,更重要的是引领创新生态系统,不再是自己的企业做得怎么样,而是在外部是不是有一些合作机构可以持续帮助你取得成功。

通过很多文献研究,我们得出一个自我颠覆型领导者的五维特质:

预知:快速判断、方向清晰
驱动:激励员工、明确目标
加速:落实设想、快速开发
合作:连接组织内部、鼓励开放交流
信任:整合多元价值观、注重个体

谈领导者时,大家第一反映是领导者如何领导他人,但我们越来越发现,“领导者如何领导自己”变成了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领导自己,就是领导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前的职位和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基于这个挑战去分析自己,哪些可以继续在未来持续有效,哪些行为和模式必须要停止和放手。

如果这个领导者没有一个放手清单,他不是在领导自己,只是在重复自己。所以在领导自己的过程中,需要的第一项能力叫预知,预测未来组织会碰见什么样的挑战。

最近在帮一家房地产企业做组织咨询。

这家企业排行业前20名,在过去五年成长速度是行业最快。董事长非常勤奋,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工作到晚上12点。

交流时,他感到非常焦虑,他说:“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给房地产的空间就5到10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在未来的五年之内进入第一军团,成为房地产头部企业,如果不这样做,即使现在有很好的业绩,未来也不会有我们的机会。”

这就是基于未来的一种思考。

他要从去年的1600亿到今年的2300亿,到未来三年做到5000亿,怎么做呢?他说:“必须要重新思考一下,作为董事长和一把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再按过去的方式去做,每一个城市的投资、拿地都要参与,很难有时间再去思考未来和整合资源。”

基于未来,重新设计组织架构。他跟我们花了半年时间讨论,明年的组织架构是什么,三年之后的组织架构是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时,他发现还有很大的缺口在区域一把手的培养上。他意识到五年前没有预先为现在做准备。因为人的培养是滞后的,单纯从外部空降,成功率不高。这是很多企业家特别焦虑的一个核心原因。

在预知这个维度,需要领导者经常去假设三五年后的企业发展,而且要站在国家的视角、站在全球的视角来看他这个企业。

这是一种很不一样的思维习惯,很少有企业这么做。因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怎么思考,需要很多外部冲击,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在自我领导的时候,我们强调三个视角的切换:一个是你自身的、当前岗位的视角,一个是客户的视角,还有一个叫上帝的视角。

你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你当下:

你觉得这个人是需要改变的人吗?
这个人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成功了吗?
这个人在未来会脱轨吗?

中国企业在过去单边上扬的GDP上升的驱动下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惯性,认为未来一定是很好的。但明天是很痛苦的,有很多颠覆和曲折,这种颠覆和曲折的障碍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是驱动,这是很多中国领导者做得比较好的,给大家产生紧迫感,用KPI驱动。

第三个是加速,要加速学习。

在给很多企业做领导力训练时,发现很多企业家都把领导力发展训练叫加速项目。

过去要五年才能成长为总经理,让你三年快速成长,甚至让你用一年把这个人转化成总经理。企业家越来越缺少耐心了。

然后是合作,合作的一个基础是是对话,很多领导者只有讲话的能力,没有对话的能力,不能真正激发团队的不同想法。对话可以形成共识,找到一种新的方向。对话式的领导力,是我们在高管团队训练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技能。

最后,信任是基础,要整合多元价值观,注重个体。

4、领导者与投资者期望间的差距

不同经济体中自我颠覆型领导者所需提升的能力不同,中国最需要的是预知能力的提升。

未来领导力发展的关键就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所以我们非常关注敏锐度,特别是学习的敏锐度。学习的本质又是自我的反思和改变。

我们发现亚太地区仅有15%的领导者属于自我颠覆型领导者,剩余的都迫切需要提升面向未来的新型技能。

各经济体自我颠覆型领导者所占比例排名,中国比较靠后。我们有很多成就驱动的领导者,非常想做成事情,也非常有激情,但是不能激发别人的激情。

中国领导者与投资者期望之间的最大的差距是,中国的领导者很少花时间去预知未来。他们很在意最佳实践,学习各类标杆,但是标杆企业是经历了刻苦的训练和大量的失败。如果没有经历这些,想直接摘桃子很难。

最近很多企业都在讲干部年轻化。我觉得,盲目地强调领导者的年龄,而忽视领导者的成熟度对于一个商业模式在困难时期的价值,可能会走错一个方向。

自我颠覆型的领导者跟年龄没关系,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愿意重新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很多年轻人只有二三十岁,思维却固化了,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我们希望能够成为组织咨询的领导型企业。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战略做出了很好的愿景跟方向,战略如何结合组织和领导者的能力进行落地,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我颠覆型领导力的5维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