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改作业”也要两面看
对“家长改作业”也要两面看家长是否应该批改作业连日来引发不少网友讨论。11月10日,辽宁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布《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学校校长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截至目前,广东、浙江等至少十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有的地方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澎湃新闻网11月11日报道)
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原本是家校共育应有之义,是学校教育教学再延伸。作为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既如家长所愿又可减轻老师负担,实为一举多得好事。
可现在问题是,不知从何时起,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成了老师硬要求,家长没时间和精力就是对孩子学习敷衍了事;家长没能力批改孩子作业,创造条件也要完成批改孩子作业。如此一来,才遭到很多家长叫苦不迭,纷纷埋怨老师把自己的责任强加到家长身上。而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不但有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按说,批改学生作业的工作确实由老师来完成,但是,一个班几十号人,每个学生每道作业题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批改,这要耗去老师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如果既有时间和精力,又有能力和水平的家长能参与其中,学生学习效率就能得到大幅提升。
然而,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却不是尽如人意的。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够替代老师批改作业的水平,很多家长不是没时间和精力,就是在能力和水平上有差异,如果老师硬把批改作业的重任托付给家长,那么,家长感到不堪重负之外,孩子学习效率和效果未必就如人所愿。
要知道,学习不仅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还需有勤学苦练的过程。老师每天布置海量的家庭作业,只求数量,不考虑质量,最后时间来不及,只好由家长想方设法越俎代庖把孩子家庭作业完成了。
所以,笔者认为,对“家长改作业”也要两面看。既不能一纸通告叫停,也不能让家长全权代劳,还要在平等协商的基层上搞好家校关系,厘清权责边界。具体来说,学校要给老师减负,让其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育教学上,有重点、有质量的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对有条件、有能力的家长来说,也可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学习辅导,包括帮助孩子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作业。总之,家校共育不是单靠哪一方,而是共同责任,平等沟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