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城 发表于 2021-8-13 14:55:10

我永远思念的阿爸 ——谨以此诗献给爱我的父亲

那个宠我爱我的人啊
我永远思念的阿爸
看到眼前老黄牛拉着犁钯
就想起您在贫瘠的土地上
咬牙前行把爱播撒
您背着家的重担书写年轮沧桑
我在您呵护中一天天长大
当感知您恩情似海
已是阴阳两隔,无法报答

那个宠我爱我的人啊
我永远思念的阿爸
看到孩子骑在父亲肩头玩耍
泪水就无声落下
想起儿时农忙的闲暇
我骑上您宽厚的肩膀回家
在那贫穷得要命的年代
您用庄稼换钱供我读书
放飞我走出大山,闯荡天涯

那个宠我爱我的人啊
我永远思念的阿爸
想起您的爱那样完美无瑕
每次都会泪如雨下
思念就像地里您耕种的庄稼
今年割了明年依然发芽
您离开我的时间越来越远
我对您的思念越浓越大
您带着不舍挂牵去了天堂
我没了您一辈子用爱搭建的家
(郭飞)

dqqjk 发表于 2021-8-13 15:45:27

思念就像地里您耕种的庄稼
今年割了明年依然发芽
写得情真意切哈,学习了

刘献忠 发表于 2021-8-13 16:46:26

艾叶飘香赛龙舟
少时,每年快临近艾叶飘香的端午时节,我会不由自主地看着挂在老屋墙壁上的浆出神,看看长满灰尘的浆的模样是否依旧雄浑有力?因为那是父亲当水手时的骄傲。
在美丽的信江河畔,五月初五一到,每年的划龙舟大赛都会如期举行。在我们家乡,龙舟队由各个乡村出资组建,我父亲所在的单位也组建了唯一的以单位命名的一艘龙船,健硕的父亲便成为船上的水手,在历经半个月的龙舟训练之后,端午节这天便要下水参赛了。
早上,父亲到乡下采摘完艾叶和菖蒲并插上门之后,便去龙船队报到去了。吃完家里包的香粽,奶奶和姑姑为着新装的我选好两个喜蛋,将编制好的喜袋挂在我胸前,在母亲的反复叮嘱中,我和姐姐、妹妹一起步行到鹰潭公园观龙舟比赛。此时的鹰潭公园数百年的樟树群婆娑屹立,各色花草绿意深深,公园内早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在拥挤的人群中,每个人脸上都笑盈盈的、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急切地赶往比赛点看龙舟赛。站立于靠近河岸的一角,从远处看,在鞭炮齐鸣的几十公里碧绿水面上,但见水波起伏、鼓声震天,在头上包扎着毛巾的领队击打的有节奏的悬急鼓声中,一条条插满小红旗的龙船上三十多名水手展开双臂,浑身有力,挥浆击浪,如弹出膛、如箭出弦一般冲向对岸终点。各条船上的队员你争我夺,各不相让,煞是热闹。我们常常跑到河岸边,很容易地找到父亲所在的船队,船上所有水手都穿着印有单位红字的白色背心,观赏坐于前排的父亲划船的神气劲儿和雄姿。在比赛休息的间隙,父亲有时会给我们队上统一发放的一个馒头让我们吃,他说队里管中餐和点心。比赛一般从上午九点多钟开始,一直竞赛到傍晚才结束,我们也会回家吃完中餐再回信江河畔观战,直到赛程结束得胜而归。
而今忆起端午快乐的往事,艾叶飘香、龙舟争渡的景象,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我想它已在俺的心灵深处暖暖地珍藏起来,从不曾失落过。快乐的端午,带着岁月的甜蜜,带着荷花的芳香,在心头又一次更加浓烈起来,成为俺记忆长河里的一道鲜活亮丽的风景线。
(江铜贵冶刘献忠)

刘献忠 发表于 2021-8-13 16:50:31

目送您去远方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题记

一切都难以相信,父亲转眼离开我们快三个月了。人生苦短,看着一页页翻过的日历,蓦然回首阴阳相隔恍如瞬间。父亲在那边一定过得好吧,全家人希望他生活健康得很呀!

人生如似水流年,韶华飞逝,扬手是春,落手是秋,终将成过往,刻骨铭心。去年2月的一天晚上,我陪不慎在修整门窗时摔下的父亲临时在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因未办到住院手续)打针治疗,夜里凌晨2点左右,父亲在睡梦中突然惊醒,他说做了一个不好的梦,奶奶情况不妙恐有不测。于是办理完手续拿好药已是第二天下午,回到家中我看到奶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也就放心地回贵溪了,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奶奶离世的噩耗。

去年8月中旬,父亲因身体健康原因再次入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生说病情非常严重。23日马上转入一八四医院治疗寻找救治的机会,因未找到做手术的医生,月底急转入上海东方医院治疗。办好住院手续的第二天父亲就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在医院张教授、谢教授的关心照顾下,国庆节休完假的第三天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兄弟姐妹都轮流到上海照顾,一直到10月17日从上海回家。在家里总共待了超过半年时间,直到安然去世。应该说父亲在家里走的时候是安详地离开我们的。

感谢单位悲悯为怀,给我假期,让我得以和父亲进行思想交流,在他最后的时光里分享他的人生阅历、教训和经验,使我们对未来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许多勇气和信心。也因为有奶奶、父亲的护佑,我们未来的生活也将获得更好的健康发展。



在父亲患病期间,作出最大牺牲的是与父亲共同生活了52载的母亲。她每日以泪洗面,沉浸在既要照顾好父亲的衣食起居,又要面对父亲随时离开的悲伤心情之中,而这一切随着父亲的远离而母亲更加悲痛。当下姐妹有空常到家中与母亲谈心,帮助她度过最艰难的阶段,让母亲多想起过去美好的事情、美好的生活,渐渐地把未来的生活谋划好,调理好心情,才能走出悲痛的情绪。

在此更要感谢小姑和小姑夫对父亲治病的关心和照顾,大姑和大姑父提出了许多治疗的建议,二姑和二姑夫也非常关心父亲的健康。大弟一直跟随父亲左右,与父母一起生活,理当照顾父亲多些。他不讲条件,从不抱怨,一心一意陪伴好父亲;小弟已经结婚,但是仍和媳妇一道经常到家里照顾父亲,做可口菜肴,购不少药品,付出了许多工作量;姐姐也因要照顾小孩,但只要有空都会前来家中探视。而我却因距离尚远,只能多和父母联络,非常遗憾不能在父亲跟前侍候左右。

这半年多来,全家人以照顾父亲为生活中心,为父亲的生活质量提高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而这一切父亲在最后的阶段告诉我。他说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叹甘露无处享”(父亲写的诗句),即使他有一天会离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一如既往地护佑这个有爱的家。



父亲住院时告诉我,28岁那年他亲眼目送爷爷的离世。那时生活困顿,他和妈妈勇敢地接受了生活的挑战,与奶奶一家六口人一起共同奋斗,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爷爷虽离开,父亲依然在和爷爷“对话”,因为从1971年到1988年,父亲一直为爷爷蒙冤的事情奔波在路上,我经常在夜里看到父亲吸着香烟奋笔疾书写材料的场景,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17年的努力终于使爷爷平反昭雪。

父亲为人和善、讲诚信,有正义感、有爱心。在他当年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时,六七十年代他救下了惨遭殴打的年轻老师,为蒙冤的同事奔走呼号;在他当工人之时,他经常为工厂发展出谋划策忙各项事务;在他为家庭做小生意卖陶器之时,他捡拾到他人丢失之巨款,通过镇广播电台一遍遍播出直到物归原主;在单位的员工眼里,他经常为相邻朋友治病彻夜不回只为到山里采摘急需的药材,在儿子眼里,他为在部队负伤的我寄送了珍贵的药酒让我疗伤;在姑姑叔叔眼里,他为被杨家殴打的奶奶伸张正义直到将凶手法办;在乡邻眼里,他为村民帮忙盖房从未讨价还价干活最勤汗流得最多……

    他那正直、善良、朴实之美德,如黄山上松柏的坚贞,如藏族哈达的高洁,如青藏高原上格桑花散发的美丽幽香,在乡间广为传颂。



中年的父亲做出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举家迁回到家乡刘家村。父亲自豪地说:刘家就是我的祖先居住之地,这里人杰地灵,没有欺善怕恶,家人友善富有爱心,自然会善待自家人。正因为如此,村庄从未将我们当外人,而是当成真正的族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我的长辈,自然都是我的亲人。

父亲在家里养病期间,以超人的体力和勇气做着各种活:从修窗子到房屋捡漏,从处理新厂废料到整理制作水泥石狮,事无巨细,不顾家人阻拦和劝阻,以患有绝症的残躯玩命地干。每忆此,我非常难过,我知道父亲想在他离开之前争取多做些事,帮助家里多赚些钱,其实父亲完全可以多休息,不用干这些活的,这样父亲可以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更久些!而父亲就是这样性格的一心为家的老人!

父亲的交待。在弥留之际,七十四岁的父亲说他无怨无悔,责无旁贷,已经完成了爷爷交给他的所有任务和使命,现在可以到那边向他交待了!在人民医院,父亲向我告知全家人以后生活应这样去做:一是要讲究孝道,尊重母亲、赡养母亲;二是把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常锻炼补营养,有病快治保健康;三是要团结友爱,与人为善,自强自立,清白做人;四是要常回家看看,享天伦之乐。归纳为做好人,保健康,尽孝道,家有爱。

从未想过父亲有一天会离开,但父亲真的走了。父亲的丧事在村庄良发爷爷、西涅叔叔还有许多亲属的张罗操持下,亲属来了七十余家,从办宴席、送葬到走七,一个程序不少,总体办得还算比较体面吧。父亲曾经暗示我,要做得不能太差,要过得去,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去了。



我小时一直都在家里长大,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一直到我去部队参军。可以说18年都和父亲在一起生活。因为家境贫寒,也由于社交面窄,除了三五个要好同学外,基本业余生活就待在家里。因此只要有空闲,我就去父亲的单位看他干活,听他讲故事,观察他怎样处理人情世故,从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学习做人的哲学和道理。可以说,自己的人生信条深受父亲的影响,几乎和父亲正走着同一条路。

父亲的才艺在单位颇有名气。从每年他写的春联就可以看到父亲的书法水平一流;父亲的二胡在厂里也很有知名度;父亲还会上山讨草药,只要能帮助他人治病,他总是乐此不彼,从不收费;父亲一直进行陶瓷雕刻技术的研发,集美术、雕刻、人文于一身,历时四十多年最终研制成功。遗憾的是父亲还没有销售出去,市场还未开发。但是他雕刻的水准,技艺愈加成熟,几十年的磨练,使他的技术自成一体,可惜我们都不会,只能眼看父亲的技艺要失传了。

我是在听父亲讲述的故事中长大的。只要父亲在做陶瓷工作之余,工人们便会围到父亲身边,缠着父亲讲故事。有西游、水浒、三国,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三侠五义,好多好多题材,有时讲半个小时,有时超过一个小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给父亲递烟,最后总因为要收工才不舍地离开……

家境贫困,父亲、母亲相依为命,从无到有,吃着最差的菜,穿着最差的衣服,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子女,从酸苦的生活中我们品出了坚强、幸福。不管是在学校念书,还是参军参加工作,我们做子女的时刻感受到长辈给我们幸福而自豪。因为有这样有大爱的父亲,因为他的默默付出、勤于耕耘和积极进取,使我们整个家时刻充满了爱的氛围。

……

青山有幸留忠骨,碧海无垠不扬波。如今父亲虽然去了远方,在我们的眼里他只是去了一趟长途旅行,他历经千山万水,他依然风尘仆仆,我们留下了临行前他永远的容颜、留下了他喜欢拉的二胡曲、留下了他对热爱生活的话语、他给我们的封封来信……父亲给我们留下的笔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被家人遗忘。

若有一天在梦中能重逢,就让幸福和思念撒满整个夜晚。父亲永远在我们心中和梦里,您放心吧,父亲,我们将继续好好地生活,带着您的梦想,孝敬母亲,让我们的母亲她长寿、快乐、健康!(江铜贵冶 刘献忠)

刘献忠 发表于 2021-8-13 16:52:16

郭老师的诗作写的非常棒!我也写了几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也一并发来,请各位大编辑、老师多多赐教!

张丽 发表于 2021-8-13 22:18:32

应该每篇文章单独发一个帖子的

刘献忠 发表于 2021-8-17 11:23:30

好的,以后尽量一篇一篇发!谢谢张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永远思念的阿爸 ——谨以此诗献给爱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