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记买车
来源:人民日报 黎衍俊一
那一年,我经营二手小汽车。一天,天气炎热,两位客人骑着一辆嘉陵摩托,在我档口停下来,到车展场上兜一圈后,走进我的办公室。我赶紧站起来招呼。其中一位笑容可掬地伸过手来,用家乡话对我说:“老乡,你好。”
本县地语言有多种。我的家乡是离县城七十多公里的边远山区,和县城语言不同,因而听到乡音,倍感亲切。我兴奋地握住他的手:“老乡,你好,欢迎你,请坐。”
我们互报姓名。他说:“我姓谢,名人民,叫谢人民。”
“哎呀,名字很有意思。”我笑着说。他也笑了:“是父亲起的。”
我忙着递烟、斟茶。他咕嘟咕嘟连喝了几杯茶:“不好意思,路上太阳猛烈,口太渴了。”我忙说:“老乡,别见外,茶水有,喝个够。这么老远,坐摩托很辛苦。”
他说,此次来找我是经朋友介绍的,想来买辆二手小货车——“的士头”。我告诉他,现在没有现车,但可以帮找。他爽朗地说:“没问题,但要抓紧时间。”
他说,他在镇里工作,为了带动全镇农民开山种果,增加群众信心,镇开发一个果园,上工地得带工具,摩托车不合用了,需买“的士头”。
我问:“你在镇里工作,管种植?”
和他同行的人急忙回答:“他是镇第一把手,是书记。”
“哦?你好,谢书记,有眼不识泰山。”
“哎呀,都是‘打工仔’嘛,耕田、种果的。直呼名字就好。”
嘴上客套着,但我还是以怀疑的眼光打量他:一米六几的个子,身材微胖,平头短发,上身穿旧白褂子,褂子汗斑点点,下身“半筒裤”,裤脚也已走了线,脚上穿一双建筑工专用的平底胶鞋。皮肤黝黑,脸上有两道深深的帽痕。与其说是书记,倒不如说是“耕田大爹”更为恰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