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惠民发展 推动健康企业落地 --川中油气矿创建“健康企业”纪实
张舜朱勇“太好了!今天的血糖数值正常,老杨,快点,你也来查查。”磨溪开发项目部遂宁党支部书记周梓静一边检测血糖,一边敦促同事作健康检测,这已经成为她每天的习惯。
周梓静所在的西眉清管站多名老员工常年受高血压、高血糖等健康问题困扰,站上新建的“健康角”让他们足不出站便能随时了解健康状态,换做以往只能等到休班后去医院才行。
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作为拥有近4000名员工的油气资源型企业,员工老龄化占比高、“三高”风险大,员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受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侵扰,风险较大,创建健康企业成为彰显企业担当、顺应员工愿望的迫切需求。
顶层设计,健康制度得到体系化构建
2021年,川中油气矿同步创建四川省和集团公司健康企业,从顶层设计入手,集地方、企业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创建组,举全矿之力共同建设健康企业。
“以前我们在员工健康管理的过程中,更注重职业健康管理,经过健康企业创建实践,我们不断意识到提升公众健康管理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川中油气矿HSE副总监兼质量安全环保科科长杨帆介绍。
油气矿从“健康制度、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四个维度入手,通过任务分工、对标建设、效果评估和总结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项创建工作。
106项具体举措、31项管理流程、64条管理职能逐一完善落地,规范化、高效化、体系化的健康管理机制已然成型,川中油气矿特色的健康“品牌”亮点纷呈。
创新发展,健康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近年来,随着中心井站模式、无人值守、智能化气田建设推广,新的站场将信息化“武装到牙齿”,员工只需远程操作便能实时监控井站动态,在有害环境暴露时间减少60%以上,作业强度明显降低。
热水器、洗衣机、纯净水等生活用具全面配发,越来越多的一线员工陆续搬进了新的宿舍,再也不用蜗居在狭窄简陋的“活动房”。
油气矿新改建综合值班室21座、96%的站场绿化覆盖率、421个无烟办公室、(果园、花园、菜园)三园式井站让员工更加“幸福”。
“刚上班时大队还没有食堂,就餐很不规律。”消防大队黄经程回忆。对于易胖体质的他来说,长期高油高盐的外卖与零食让他的健康体重一度亮起了红灯。
如今的大队食堂,不仅保证了每日食材的新鲜多样,为员工提供每日所需必备热量,还依托配餐软件等手段科学平衡膳食餐健康。
“最好一餐在食堂!”每当值班时,黄经程都会将自己健身和工作餐的动态分享到家族微信群,评论区也总会引来亲朋好友的一阵羡慕。
守望相助,健康服务得到精细化提升
为了更加精准的照顾到那些受健康风险困扰的员工,油气矿在南充、遂宁片区建立2座健康小屋,一线设立多个“健康角”,推行“1+X”组合套餐,筛选中高风险人群358人,全员建立健康档案,并监测追踪。
与华西医院、四川宝石花医院等专业医院合作,对全员实施了心理健康评估,根据识别出来的心理健康风险,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和团体心理辅导。
依托团组织“宝石花志愿者”队伍设置心理辅导员86人,实施关爱帮扶等心理疏导行动。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服务微信号,“线上+线下”实施专业化心理辅导3100余人次。
通过健康评估、分类干预等手段,全面摸清员工健康风险,有效管控员工健康风险,健康高风险人员较2019年减少12%。
文化引领,健康氛围得到赋能化培育
以“攻坚文化”为指引,培育健康人文环境,健康文化得到赋能化培育,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文化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依托党工团组织,固化形成“每年举办2至3次大型活动,每月举办1次小型活动,每周举办协会活动的健康氛围。
“跑步即修行!”每天早上潼南项目部吴波都会将心得分享到朋友圈中,阅读、写作、马拉松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他在国内最大跑步平台之一百日跑,创立“跑步的奇迹”跑步社群,撰写《生命影响生命,从跑步开始》,影响百余人从“心”爱上跑步。
利用官微、官网、橱窗、讲座等多载体,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凝聚健康共识。将健康融入晚会、岗位讲述等文艺活动主题,征集传播作品181个。评选“职业健康达人”,激励示范践行健康行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