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哪个更正 宗?解锁3种正确吃法~
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是十分执着的。比如春节,这个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希望它持续的时间越久越好。人们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没出元宵还是年”,以此来将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拉得更长。也因此,人们对待作为春节结束标志的元宵节,就显得尤为郑重和充满仪式感。
自汉代以来,人们就开始用各种仪式和活动来庆祝元宵节,如祭神、举办元宵灯会、猜灯谜、吃元宵或汤圆。
时至今日,很多热闹喧嚣的元宵庆典活动还在延续,特别是与饮食相关的传统——吃元宵或汤圆,更是灯火阑珊处的“中国情结”。
元宵、汤圆做法不同
每年元宵节,我国南北方关于汤圆、元宵做法的友好争论都要上演一次。
最大的争议在于,北方做元宵的关键步骤是将馅料放进盛有糯米粉的盘中,以水为黏合剂,通过反复滚动一层一层裹上糯米粉作为皮;而南方做汤圆则像包饺子似的,直接用糯米粉做皮,将馅料包裹起来。
针对到底是“滚出来的元宵”正 宗,还是“包出来的汤圆”对味,网友们各执一词。
从《酌中志》的记录来看,似乎“滚元宵”为民间正统,不过考虑到刘若愚本人生活在北京,也可能他对南方的做法并不了解。
元宵、汤圆馅料不同
除了做法不同,南北方元宵和汤圆的馅料也大有不同。北方的元宵和粽子一样,只有甜味,一般以黑芝麻、核桃仁、花生碎、豆沙、山楂等干果或果泥为馅。
而南方的汤圆就灵活许多,除了果仁、果泥等甜味馅料,还可以用咸味食材做馅料,比如鲜肉、火腿、虾米、瑶柱等。
北方人初次尝试这种咸汤圆可能会不适应,但若换个角度,将其视为糯米版饺子,大概慢慢能品出其中鲜美的滋味。
南方还有一种小汤圆,也叫“圆子”,一样的莹白剔透、玉雪可爱,只是个头比普通汤圆小得多,大概也就姑娘家指尖大小,而且内里并无馅料,可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糯米团子”。
这种小汤圆可不只在元宵节露面,人们喜欢用酒酿(醪糟)和小圆子同煮,做成一道日常甜品——酒酿圆子,其团如玉粒,酒香四溢,十分诱人。
为何超市里常见汤圆,少见元宵?
要注意的是,由于北方元宵是“滚”出来的,表面裹上了较厚一层生淀粉,不适合放进冰箱冷冻室保存,因为低温会使其出现裂隙,在煮的时候容易“露馅”,更适合现做现吃。
而南方汤圆采用“包”的方法,汤圆表皮比较光滑,放进冷冻室储存也不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在超市里常见汤圆,却少见元宵。
如何改善吃元宵或汤圆发生的“胃里顶”?
想要吃元宵或汤圆不发生“胃里顶”的情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
1
趁热吃
趁热吃糯米食物可以避免糯米中直链淀粉遇冷老化回生变硬的问题。而且,食物温度较高时,在胃肠道中也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消化起来也更容易些。
2
选对馅
选择馅料中脂肪含量较低的元宵或汤圆。比如选择加入新鲜水果、鲜肉、菌类,或者虾仁等水产品作为馅料的品种,这类馅料比起传统的芝麻、花生馅元宵或汤圆脂肪含量相对低一些,不容易增加消化系统负担。
3
适量吃
任何食物想要吃得舒服都要适量。总体来讲,大多数元宵和汤圆都是淀粉含量高、脂肪含量高、糖分含量高的食物,限量食用是保持健康的必要原则。 元宵、汤圆做法不同 都好吃 限量食用是保持健康的必要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