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也说了,我们的注意力对变化和利弊格外格外敏感。
上面的那些方法,全是塑造【变化】,另一套写标题的逻辑,是利用大脑对【利弊】的关注特点写标题,这套逻辑才是真正与产品、营销相关。
1、需求型标题的逻辑
写标题的第二种逻辑,是在标题里刻意强调【利弊】。利弊越大、越相关,越让人想要点开看看,怎么获得这些利益,规避这些损失,找到某个解决方案。
这类标题,它们激发的是人的需求,而不是兴趣。
用户更容易为需求买单。
因此,这种写标题的逻辑,尤其适合干货类文章、有参与成本的内容和付费内容产品,比如说课程大纲的标题、直播分享的主题。
我们统称为需求型标题,因为这类标题下的内容,通常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某类需求。
2、需求型标题怎么写?
接下来,我以课程标题为例,讲解需求型标题怎么写:
很多人在写课程标题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感觉
没灵感,感觉在搞文学创作。
疑惑是不是文笔好,辞藻华丽才能写出好课程标题?
我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但是标题应该写什么比较合适?
其实一个吸引人的课程标题,和修辞、文笔关系不大(太华丽反而可能让人看不懂)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对于一套课程,好标题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A.体现课程的专业性,有干货福利
B.展示给学员,学习后能达到什么效果
C.提醒学员,学习后能解决什么麻烦
D.告诉学员,你能实实在在收获什么东西
其实ABCD全都是,这四个作用,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为了让课程更好卖,标题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不信你问问自己,买课买书的时候会看大纲吗?
既然我们知道了课程标题要有这四个作用,那怎么做呢?有什么办法让标题发挥这些作用?
我们来看这几个大纲:
第1类标题:
《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设置文本的字体样式和字号大小》
《自动更正功能的妙用》
第2类标题:
《如何快速清除网络上复制的文本格式?》
《如何快速在文档中找到想要的图片?》
《如何一键撤销之前的操作?》
第3类标题:
《从网上复制的内容,粘贴后格式全乱了,怎么办?》
《操作失误时,如何撤销之前的操作?》
《文章换行后莫名其妙出现空白,怎么办?》
大家可以根据我说的结论观察一下是不是。
第1类标题能不能体现内容的专业性?
能吧,全是专业词汇,如果还是讲这些内容,你还有比专业词汇更专业的叫法吗?
第2类标题能不能展示学习效果,你看完标题后知道学完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了吗?
第3类标题有没有告诉你,学完这节课,你能解决什么麻烦?
是不是都有?
这3类标题分别对应了知识点标题、效果标题、场景痛点标题这3类课程标题。
大家注意这张图里我标蓝的部分,
“格式刷”
“文本的字体样式和字号大小”
“自动更正功能”
这些都是这节课的知识点。
快速清除网络上复制的文本格式,里面的“快速清除”
快速在文档中找到想要的图片,里面的“快速找到”
一键撤销之前的操作,里面的“一键撤销”
这些都是在描述这节课的学习效果。
网上复制的内容,粘贴后格式全乱了
操作失误时,如何撤销
文章换行后莫名其妙出现空白
你会发现,蓝色标出来的字,全是描述遇到的麻烦和问题。 兴趣型标题和需求性标题的区别
兴趣型标题用语法和修辞,改变用户对某些人、事、物的原有预期,诱导用户点开看。人事物够熟知、热点事件找的好,认知颠覆够出乎意料,打开率自然少不了。
需求型标题是在分析目标用户需求后,强调内容对用户的重要性,用需求吸引用户点开看,修辞手法只是加分项。
目标用户找的准,用户需求打得准,打开率自然少不了。
前者要求你懂语法,后者要求你洞察用户。
另外,一个好的标题,作用有两种:
①吸引,吸引人点击,越多越好。
②筛选,筛选精准用户,不是潜在用户的,你别点。
兴趣型标题,只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越多人点击越好。
需求型标题,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需求用户,次要目的才是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
所以,前者基本都用在免费的内容上,后者多出现在付费、营销内容上。
很多做自媒体的人,习惯了写兴趣型标题,结果一到营销软文,还在用老套路,过分强调兴趣,弱化需求;涉及到转化时,往往发现阅读量很高,转化率奇差,很可能来的都是假点击,不是需求用户。
最后分享一个办法:怎么避免成为标题党?
先找选题,再写标题,最后写文章。
但很多做新媒体的,是先写文章,等文章写好了,再想标题,
这样做,要么后面再想写个好标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被已经写好的文章内容限定死了,标题没有修辞空间了,只能取一个平平无奇的标题。要不然,你就认命做个标题党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