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2-10-20 09:17:31

【写作课--938】常见差错剖析(二)

陈春淋

  2、用字不规范

  文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事物,是辅助语言交际的最重要工具和书面传递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才能便于人们掌握、运用。而在新闻稿件中,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简化字”,或使用国家明令停止使用的异体字情况也不少见。

  2011年5月14日12版大样《巧法煮面条顺滑不黏糊》一文“即便煮的时间不长也不会粘糊”中的“粘糊”应改为“黏糊”。以“粘”组成的词,如粘合剂、粘土、粘稠度、粘液腺等中的“粘”,应一律写作“黏”


  1955年,文化部、原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但1985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原广播电视部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在有异读词语(如“粘贴”)中读音为zhān;1988年,国家语委、原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规定,确认《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入的“黏”等15个字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3、成语误用

  绝大多数成语往往具有表里双层含义,而真实意义常隐含于字面意义中,引发人们广泛的联想。因此,对成语意义的理解要从整体上把握。

  如2013年7月8日13版大样《水趣》的图片说明: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炎热是错的。“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七月以后,逐渐西降,这时暑热开始减退。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表示天气渐渐转凉。

  4、重复累赘或自相矛盾

  “哭得泣不成声” “涉及到” “进入到”等词的语义重复,属赘词,而像“几乎……都……”“基本……都”这两组自相矛盾的词也经常在稿件里出现。

  2011年4月26日19版大样《深山中的至善至柔》一文道:“杨家群边说边哭得泣不成声”,因为“哭”和“泣”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应改为“杨家群边说边泣不成声”。

  2019年4月13日4版大样《龙游环城南有条道路封闭施工》一文道:“这次施工涉及到所有过境车辆”。“涉及”中的“涉”,是动词,意思为“牵涉、关联”,“及”起动词补语的作用,表示动作的结果,即“达到”之意。如此说来,“涉及”就是“牵涉到”的意思,无须再加“到”字。

  5、量词失准

  对于各种计量单位的规范用法,编辑要加以核实,表述也要准确,比如,不能说“公分”,而应用“厘米”。在表示面积时,有时记者会写“平米”,正确表述应为“平方米”。记者编辑在碰到有明显不符合常理的量词时要在心里打个问号,再核实一遍,才不会出错。

  2012年2月3日3版大样《博友发微博“拯救衢州柑 橘”》中提到,“全是60厘米以上的好果子”。“60厘米的柑 橘”得多大?经过核实得知,记者错把“毫米”写成了“厘米”。(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衢州晚报)

dongzi 发表于 2022-10-20 09:18:16

读之受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作课--938】常见差错剖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