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委屈奖还是不设为好
委屈奖还是不设为好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委屈奖在一些服务行业比较流行,他们一怕失去客源;二怕经济受到滑坡;三怕名誉损坏。所以单位设委屈奖说到底就是花钱买员工们的尊严,让员工无条件地服从和包容顾客,简单地说,就是以员工个人尊严来换取企业的集体利益,这与我们在企业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格格不入,与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也不相匹配。
在人的尊严上,中国人历来都很讲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人之道。笔者认为,人与人相处,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作为服务行业员工,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满足顾客,而不是在人格上做出让步,更不需要对顾客小心翼翼、低三下四。德国有一句谚语:“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它说明,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自己。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承认,每个国家都有讲礼貌的人,也有不讲礼貌的人。关键我们要牢记“回声原则”,尽可能对别人有礼貌,这样我们也会得到更多礼貌的回报。
过去在一些服务行业也有过这样的例子,顾客只要情绪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冲着服务员工就发脾气,而这时候,企业的管理制度有规定,只能忍气吞声,不论顾客有多么粗鲁,服务员工依然要坚持忍让,不得对顾客有过激行为,事后员工可以得到一个委屈奖。试想,员工虽然得到了一定数额的委屈奖,可留下的后遗症也不少。诸如:员工内心感受能好吗?员工的怨气又从何地方排泄呢?如果性格开朗的员工以时间就能让这些怨气消解,如果遇到性格内向的员工,他们是不是把这些郁闷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呢?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复发,对身心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利。中国素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总要讲个究礼尚往来。凡事都要讲个理字,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由此,笔者认为,企业与其在员工中间设委屈奖,倒不如培养员工钻研人际关系学,以增强员工为人处事、应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也说出了一定的道理。 社会文明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设立委屈讲了,因为那是都没有了委屈。但当下,委屈在所难免,如果有委屈,别人有不理解,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富士康跳楼者应该不是平白无故轻生,应该有他跳楼的原因,可能是工作中,可能是家庭里,可能是爱情上有“委屈”,不尽人意,所以才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果每个人都感觉幸福,感觉到有人理解,有人关爱自己,也许就不会出现悲剧了。 企业设委屈奖对员工并没有什么好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