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巡访】——节能减排:班组“主战场”急需实施方案
嘴动、心动不如立马行动节能减排:班组“主战场”急需实施方案
■本报记者 张敏
从今年2月29日“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启动仪式至今,3月的日子已过大半,而作为本月主题的职工节能减排活动进行的如何?围绕这一话题,近日,记者寻访了一些企业的班组职工,想听听他们声音。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对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众人齐声称好,谁都能论几点重要性、根本意义等,可当记者再问班组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具体行动方案是什么时,却难有班组长能够具体提供。类似的回答就是:我们车间有统一计划,怎么做,我们听企业安排。
为此,记者又寻访到北京一家国企的某加工车间,对接待记者的车间主任直接说明意图:“麻烦您介绍下咱们车间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方案。”只见笑容满面的车间主任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沉吟了一下对记者说:具体实施方案是有,但还没有最后敲定,因为每项方案的出台,都要有相关配套的保证措施和奖惩条例,一牵扯到资金问题,就要有讨论、上报、审批的过程,还要等一段时间,具体何时批下来,这个说不好。
从全总发出的“以企业班组为职工参与的主战场,发动职工群防群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找漏洞,找原因,提改进意见和建议”的节能减排号召仍响于耳畔,可此月已过半,可这一治国治企举措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的具体行动,等3月过后,企业生产经营便进入繁忙时期,至于企业能够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来实施节能减排,目前还不得而知。为此记者思考:在国家响锣重鼓地喊响节能减排的口号、推进节能减排的举措时,企业如何及时跟进、班组职工能否及时跟进?这个问题谁来监督实施?的确需要企业将此当作系统工程做系统思考,拿出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保证举措,否则,光靠自上而下的传达文件、口头号召大家去做,这不太容易推进,闹不好就成了形式上跟进、口号式跟进而非具体的行动,从而使一项好的治国治企方略难以落地。
重庆石壕煤矿员工们所提的建议值得重视:“节能减排一方面在班组员工的‘举手投足’当中,比如,号召大家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一寸材、一滴油、一张纸等,但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这个成本包括企业对技术改造的投入;设立节能减排统计检测体系;根据检测结果,对员工设立节能减排奖金;帮助员工掌握节能减排技能,提高员工节能减排创新能力。这样,员工才愿意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把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工段、每一个岗位。”
记者在一些国有企业时有看到,跑冒滴漏似乎是长期解而未决的问题,以至于今天已成为员工们见怪不怪的现象了。走进生产车间,有时会看到蒸汽泄露、水龙头没有关严的情况,这些都是显性的跑冒滴漏;有时还会闻到一股股刺鼻的气味,这说明该车间存在原料或气体的跑冒滴漏;而存在于生产车间某些岗位中看不到、闻不到的隐性跑冒滴漏则更多!这些跑冒滴漏如不根治,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嘴动、心动不如立马行动。企业班组作为为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的主战场,要把这项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整盘棋中,细化为易操作、易考核的具体措施,制定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油等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做到严格考核,节奖超罚。企业在各项评比中也要突出节能减排主题,直至使节能减排落实到岗位、进家庭,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认真学习!!! 祝贺祝贺!!! 祝贺张老师!!!! 值得学习! 认真学习了! 深入学习了!!! 深入学习了!!! “嘴动、心动不如立马行动。企业班组作为为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的主战场,要把这项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整盘棋中,细化为易操作、易考核的具体措施,制定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油等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做到严格考核,节奖超罚。企业在各项评比中也要突出节能减排主题,直至使节能减排落实到岗位、进家庭,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认真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