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打造“行走”的党组织“战斗堡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针对牧民随季节逐水草而居,一年多次转场放牧等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流动党支部+流动党群服务站+流动宣讲团”的方式,让组织机构跟着马背走、服务群众跟着牧民走、宣传教育跟着毡房走,最大限度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打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http://www.dangjian.cn/djw/20250606/df3bd06b48944f94bd2849ba38a618b2.png额敏县组建的牧区“流动党支部”。“流动党支部”跟着马背走。额敏县确保马背走到哪里,流动党支部就到哪里,不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风筝”工程,确保流动党员随时与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额敏县按照牧民相对集中的区域分片,将村“两委”干部和下沉党员干部合理搭配分组,建立流动党支部36个,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到各片区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牧民转场、接羔育幼、牲畜防疫、品种改良等重要畜牧业生产关键期,流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全程参与,纾解牧民困难、维护牧民权益。同时,下沉党员干部发挥自身优势,按照游牧的传统习惯和“马背的节奏”服务牧民,急牧民之所急,想牧民之所想,积极联系渠道帮助牧民销售农畜产品,以实际行动帮助牧民促产增收。“流动党群服务站”跟着牧民走。额敏县根据牧民居住聚集程度和生活习惯,从方便联系牧民、服务牧民实际出发,在季节性牧场居住片区,选定牧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域,设立70个党群服务站,统一配发“党群服务站”牌匾、党旗、哈文学习材料、移动播放器等物资,选派乡(镇、场)优秀干部担任党群服务站党建指导员、第一站长,提供开展基层党组织生活的物质保障。同时,由下沉党员干部和党群服务站长混合编组,随牧民一同完成春秋转场,贴身服务,积极在牧民转场的转入地,协助牧业村队“两委”、流动党支部开展牧区代办服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解决牧民困难诉求。“流动宣讲团”跟着毡房走。在乡(镇、场)党委统一组织下,党员干部会同宣传、妇联、司法等部门成立流动宣讲团,深入冬夏牧场,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点举办“毡房大讲堂”“冬窝子党员学习课堂”,组织开展国旗下宣讲、进毡房面对面宣讲等活动,把党课送进牧场,把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牛羊养殖技术送进毡房。在牧民转入冬春秋牧场相对固定期,额敏县举办送文化进牧场、奶制品加工赛、剪羊毛比赛和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持续丰富牧民文化生活,促进牧区和谐团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