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木 发表于 6 天前

“送清凉”宜按需下单

本帖最后由 邢承木 于 2025-7-17 08:41 编辑

“送清凉”宜按需下单■邢承木   近日,全国多地被高温笼罩,酷热难耐。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开展“送清凉”活动,为户外作业的环卫、建筑工人以及生产一线的员工送去西瓜、饮料、药品等防暑降温物资。这些活动在炎炎夏日里送出了清凉,彰显了对劳动者的关怀。然而,有的地方和企业存在“一刀切”的现象,送的物品并非员工真正所需。“送清凉”本是传递关爱、保障员工健康的善举,可如果不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就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在高温环境下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各不相同。   在户外从事道路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除了防暑药品和饮品,也需要轻便透气的防晒衣物、宽边遮阳帽,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对于在高温车间作业的工人来说,良好的通风设备、散热风扇,或者能快速降温的冰袋,比普通防暑物资更为重要。倘若不顾这些差异,统一发放千篇一律的物品,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无法解决员工在高温工作中的困扰。   让“送清凉”活动真正贴心且精准,深入了解需求是关键。“送清凉”之前,组织者不妨深入企业、车间、工地,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收集员工意见,让员工告知想要的防暑降温物品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建议。   “送清凉”宜因企、因岗、因人而异。不同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条件不同,即使在同一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有时也大相径庭。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不同员工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   此外,“送清凉”还需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关注员工需求的变化。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员工的需求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初期,员工更需要防暑药品和饮品,随着高温天气的延续,对降温设备、舒适的休息场所等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送清凉”活动不能一蹴而就,应定期回访,动态调整内容和方式,确保整个高温时期员工都能得到有效关怀。“送清凉”活动承载着对员工的尊重与关爱。摒弃“一刀切”的做法,深入调研,按需下单,做到贴心与精准并重,才能把清凉送到员工的心坎里。如此,有助于员工在炎热的夏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享受到清凉,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送清凉”宜按需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