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将 发表于 昨天 07:44

如何让外卖吃得更安心?

手机一键下单,美味的外卖半小时就能端上饭桌;直播间点心饮料等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动动手指就能到手……随着平台经济发展,食品新业态兴起,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食品被“搬”到线上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步被“搬”到了线上:无堂食餐馆后厨脏乱差,平台订单却依旧火爆;食材虽过期,但仍继续使用;直播间承诺无公害,到手后发现货不对板,等等。食品新业态由于其经营模式灵活、跨区域属性强、数据更新快等特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趋于隐蔽化、网络化,由于潜在风险游离于监管之外,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更加复杂。那么,应该如何让外卖吃得更安心?欢迎讨论。

陈小将 发表于 昨天 07:44

一是应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做好入驻商家准入审核工作,严把入驻商户准入关,把一些违法违规、证照不齐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商家挡在网外。二是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线上线下联动,双管齐下,严厉打击发现的网络餐饮违法行为。三是从立法上继续推进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明厨亮灶”活动,同时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推广在平台上公示失信商家的信息,将信用记录与营业执照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相关联,杜绝不良商家换“马甲”经营。

陈小将 发表于 昨天 07:45

食品安全是“舌尖上的安全”,直播带货应对食品等商品设置一定门槛,避免一些不法商家与无底线主播联手坑害消费者。虽然法律上明确了带货主播的相关责任和义务,但仍应完善立法,明确将食品安全风险把控前移,比如明确严控选品准入机制,查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证、检测报告、商标注册等资质文件,确保合法合规 ;平台也应强化监管,畅通伪劣产品投诉维权渠道,同时加强对相关广告行为的审查力度,打击虚假宣传。

陈小将 发表于 昨天 07:45

一是从立法层面加强对社区团购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平台监管责任,严格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核查,禁止无资质商家入驻,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检验检疫证明等;二是强化“团长”资质管理,可探索推行“团长”备案制度,将“团长”身份、提货点地址、贮存条件等信息进行备案,增强透明度、规范性;三是对生鲜、冷链等高风险品类实行“一品一码”溯源,不符合标准的商品立即下架;四是监管部门将社区团购纳入重点抽检范围,利用大数据追踪异常订单,提前预警风险,实现常态化监管巡查,等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让外卖吃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