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h951751 发表于 2025-9-22 21:06:58

《班组天地》杂志第10期热点微评论:如何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根”在班组扎得更深?

《班组天地》杂志第10期热点微评论:如何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根”在班组扎得更深?

      新版国标明确,班组建设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这是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深刻诠释。因为标准化体系再完善,若班组这一"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到位,安全防线终将失守。
      可现实中,班组安全责任虚化、员工被动执行、隐患查改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让标准化从“墙上标语”变为“手中行动”?如何让班组长既有“尚方宝剑”又有“实战本领”?怎样激发员工从被动到主动自觉夯基固本、支撑“安全大厦”?
      欢迎大家直接跟帖发表观点,标题自拟,字数控制在400 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物,评议有道。截稿日期:2025年9月28日。

女人本该骄傲123 发表于 2025-9-23 08:11:18

                                                         以“班组三力”扎牢安全标准化之根
       作为一线生产班组的一员,我深感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扎根”,关键在于破解班组执行中的“虚、懒、散”,用“责任、能力、热情”让标准“活”起来。
      我们班组曾也面临责任“悬在空中”的问题:安全员只管填表,组员只管干活,隐患查改常是“拍张照、记个录”就了事。后来车间赋予班组长“安全一票否决权”,比如发现未按标准操作,班组长可暂停工序、扣减班组绩效,这把“尚方宝剑”让责任不再虚化。同时,每月组织“安全实操比武”,把标准化流程拆解成“设备点检三步法”“应急处置五步骤”,班组长带头演示、手把手教,原本“怕麻烦”的老员工也练出了“实战本领”。
      更让我感触深的是“被动变主动”的转变:班组搞了“安全金点子”奖励,组员老王提出的“工具定位摆放法”减少了30%的操作失误,不仅拿了奖金,还登上了车间光荣榜。现在班前会不再是“念文件”,而是大家主动分享“昨天我发现哪个螺栓没拧紧”“这个操作步骤能再优化”,标准成了我们自己的“护身符”。
      可见,班组这根“安全桩”,既要靠制度给“力”,更要靠人心聚“劲”,才能让标准化的“根”扎得深、立得稳”。(国能神东煤炭皮带机公司——李静)

竹子 发表于 2025-9-23 10:07:34

                                              班前会“敲警钟”+班中“盯现场”,标准才能扎深根
      对咱加工2吨多重滚筒的煤炭机械班组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要在班组扎根,不靠标语靠实干——“班前会辨风险、班组长盯现场”这两件事做到位,才能把标准从墙上落到手上。
       前几天加工1400mm的大滚筒,开班前会时,组长先翻了隐患记录:小张用车床加工轴承压盖时,铁屑没及时清理,脚下差点打滑。组长指着规程说:“2吨的滚筒在车床转着,脚下拌蒜可不是小事,标准里‘工完场清’是底线,今天谁的工位脏,先停工清理。”接着安排老刘车滚筒外圆,特意问风险,老刘说“卡紧就行”,组长马上补:“顶尖锁母得拧死,上次隔壁组就因为这松了,工件晃得差点崩刀。”
       开工后半小时,组长到车床旁巡查,一眼看见老刘的顶尖锁母有点松,立马喊停:“刚说的风险就忘?这锁母松着,2吨的滚筒转起来能甩出去!”老刘赶紧停机拧紧,试转没问题才接着干。最后车外圆顺顺利利,没出一点岔子。
       你看,咱干重活,标准化不是虚的。班前会把隐患点说透,是让大家记牢标准;班组长现场盯着细节,是帮大家落实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让标准化的根在班组扎稳扎深。(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张进强)

wcfyyq666 发表于 2025-9-23 14:25:17

人人都做安全卫士
       安全生产是职工安康幸福保障,是企业创收创效的基石,要想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要让每一位班组职工成为生产与维护过程中的“安全卫士”。
       在班组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班组三大员”的事,也不不仅仅是班组三大员传达一下文件,书写各种台账,讲讲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而是要让每一名职工参与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安全建设,人人成为生产与维护的安全大管家。在河钢宣钢检修公司综合一组,由于人员少检修点多,常常两人检修作业,班组在要求职工落实“动态联保制”的同时,开展了互为彼此的“现场安全员”工作,不仅提高了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而且彼此的信任感更强了,工友情更浓了,参与班组安全建设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更浓了。在检修工作中,大家自觉把安全要点落实在细节上,营造了一个人人争当安全先进,人人争做安全卫士的好环境好氛围。
       由此可见,在职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培养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让职工明白安全为了谁?安全是“福”。安全工作我们不仅要学要懂要会,更要“学以致用”,把安全工作要点落实于点上。只有这样,班组各项安全工作才能落地有声、抓铁有痕,班组标准化建设有成效、有果实。(杨玉清靳彦斌)

草地兔 发表于 2025-9-23 22:28:19

本帖最后由 草地兔 于 2025-9-24 19:32 编辑

以责任心为锚让班组标准化 “落地生根”
不少单位推进班组建设标准化时,常陷入 “标准清晰、执行走样” 的困境:规章制度写满台账,可遇到实际问题,“灵活处理” 仍成首选 —— 设备巡检标准明确了频次,却因 “今天太忙” 少查一次;操作流程划定了步骤,却因 “经验更管用” 擅自简化。追根溯源,并非标准不够细致,而是班组员工的责任心成了 “短板”,本应支撑标准落地的责任清单,最终沦为 “挂墙的摆设”。
班组是标准化执行的 “最后一公里”,而责任心正是打通这一公里的 “关键钥匙”。对班组员工而言,责任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面对标准时的 “不打折扣”,在燕山石化制苯装置,外操人员巡检时,哪怕多投入十分钟,也要严格对照操作清单,逐项核查每一个参数;纵使操作流程繁杂,也要严守每一个步骤 —— 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无论现场环境何等恶劣,始终坚守操作规程,绝不可用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敷衍,行所谓 “灵活” 应付之事。
没有责任心的托底,再完善的标准也会沦为 “纸面上的规范”。唯有将责任心融入班组日常 —— 让员工从 “要我遵守标准” 转变为 “我要落实标准”,让责任清单从 “墙上的文字” 变成 “心中的标尺”,班组建设标准化才能真正跳出 “挂墙” 困境,在实践中 “落地生根”,成为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坚实支撑。

燕山石化 高常月 姚越

微风 发表于 2025-9-24 17:09:38

本帖最后由 微风 于 2025-9-24 17:13 编辑

以制度之基 筑安全标准化之根
完善且可操作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基层扎根的坚实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产一线,班组是直接作业单元,安全风险如影随形。而完善的制度,能清晰界定各岗位安全职责,让职工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
笔者单位天铁公司动力厂二总降班组肩负着多个变电站的电力输送任务,是公司重要的电力枢纽。该班组根据区域和设备类型的不同,针对日常操作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流程,从设备启停时的检查要点到运行中的监控参数,再到每处的巡视路线、点检部位、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等都一一明确。班组职工依规行事,违章行为大幅降低。
完善的制度还能营造公平公正的安全环境。对遵守制度者给予奖励,对违规者予以惩处,能激发职工主动遵循制度的积极性。二总降班组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对违反标准化操作的行为进行处罚,对表现优秀的职工及时给予奖励。奖罚分明,让职工看到制度带来的正向反馈,自觉将安全标准化内化为行动准则,强化安全制度执行力,确保了长周期操作零失误。
因此,只有高度重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完善,确保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才有利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班组深深扎根,为企业稳定发展筑牢安全防线。(新天钢集团天铁公司 尹红伟)

爱好作为 发表于 2025-9-25 08:19:22

本帖最后由 爱好作为 于 2025-10-2 07:56 编辑

         众人携手浇灌安全大树
      安全是个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企业安全最前沿阵地班组,要想把安全标准化的根牢牢扎根在班组,就必须把安全之树落地、抓实、抓细,这样才能让安全大树枝繁叶茂,生命安全才有可靠保障。
      事实上,在很多企业班组,之所以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有的安全事故还是重蹈覆辙发生,关键在我们有很多人并没有把安全工作重视起来,只是停留在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面上。笔者单位前几年接二连三发生安全事故,单位上下不得不痛定思痛,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采取硬核措施抓安全、上下一心想安全、立足岗位做安全。从领导每周下基层班组参加安全活动,到班组每天的“三会一活动”,再到季节性的安全专项行动和安全大检查等,这些都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从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结果,经过这些年的安全文化传播和宣传,员工们的习惯培养、工作制度的强执行、安全环节和细节的严管控,不仅安全形势出现了明显好转,同时在安全工作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每逢机组检修期间,我们班组员工身兼多职,既当安全监护员又当检修质量检验员,还当生产现场的问题协调员。因此,笔者企业安全之树真正落地,离不开全体员工精心浇灌,只有我们每个人把安全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工作中坚决做到安全“心里有数、心中有谱”,这样才能让安全标准永久扎根在企业基层班组,扎根在每个员工们心中。

女人本该骄傲123 发表于 2025-9-25 09:36:27

                                                                                                   以“智”强基 以“责”践标——让安全标准化“活”起来
       班组是安全标准化的“最后落脚点”,国能神东煤炭皮带机公司托辊车间智能制造班以“破虚、强能、提效”为抓手,把标准从墙上“搬”到生产线上。
       针对责任虚化,班组将托辊加工全流程拆解为“智能上料、激光检测、精密装配”3个模块,每个模块设“安全岗长”,并给12台智能设备贴“责任二维码”,扫码可查巡检标准、责任人及历史问题记录。比如托辊轴套压装工位,岗长每日需核对智能压力传感器的安全阈值,数据异常即时上报,彻底杜绝“谁都管、谁都不管”的问题。
   为赋能班组长,车间明确其对智能设备异常的“先停权”(尚方宝剑),同时每月组织“智能制造安全实训”,班组长需实操调试托辊动平衡检测设备的安全预警参数,去年成功处置3起设备超温隐患,练就“实战本领”。
   激发员工主动性方面,班组搞“安全智创”活动:员工提出在托辊智能输送线加装红外防误触装置,避免机械手抓取时伤手,采纳后不仅奖励绩效,还将该方案纳入车间标准流程。如今班组员工主动排查隐患的次数较去年翻番,像青工小李发现智能切割机床的防护门连锁开关松动,及时反馈后避免了碰撞事故,真正从“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
    截至目前,该班隐患整改率达99%,智能设备故障率下降40%,用实践证明:安全标准化落地,关键在把“大体系”拆成“小动作”,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安全防线的“承重墙”。(贺鑫)

孙尚瑛 发表于 2025-9-25 14:41:29

安全管理看着虚化实际上是有科学依据可循,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将安全生产过程中从源头起始到工作完毕的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监管和科学的风险预判。有的风险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随着动作而生随着动作而终结,有的风险是设备固有风险,比如旋转设备,比如高压设备,有的风险是产品性质风险,比如易燃易爆等产品,可以说就这些类的风险安全管理标准化都有详细的风险管控和预防措施,按标准作业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或者减少事故发生的。我觉得一个有效的在班组落地对的方式是让班组员工内心有防范心理,有惧怕心理,有戒慎恐惧的心理,方能做到自我管控,按章办事。我觉得多用身边的事故案例现身说法和教育,让班组员工近距离的接触到血的教训是一个很好的规范生产的方式。
我们钳工班王某就是在使用冲压机作业时,模具边角料一下子打进脖子中,好在救治及时,否则真容易出大事,至此事件之后,钳工班从班长到员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都是慎之又慎,至此再没有因设备不按标准操作而发生事故。
小心使得万年船,听故事十遍不如亲身经历一遍,用事故案例当事人现身说法,往往更能带给班组员工意识上的认同感,效果显著。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武文明)

孙尚瑛 发表于 2025-9-25 14:56:49

上课铃响,全体起立!规矩的建立是让集体统一步调的关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班组落实不到位往往是因为规矩不明确。人性的略根性很容易在工作中钻各种空子,找各种舒坦,往往会忽略工作流程,寻找各种捷径。不要用宽松的管理方式去检验人性。要制定各种强制要求的动作,并将其落实到班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加大处罚力度,甚至采取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必须按章操作,按规办事,哪怕工作中心有不甘也必须依规执行,这样能确保绝大多数员工都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毕竟大家工作为了赚钱,如果因为不按规作业而罚款,一次两次尚且能接受,多次被罚谁也会在意,因而肯定会自我规范自己,无论是主动按章作业,还是被动按章作业,当久而久之的工作习惯之后,员工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工作定式,即达到规范化作业的目的。
人是个性化的产物,却不能让其个性在集体工作中肆意发挥,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多寡和严厉与否直接造就班组同盟军的集体展现成果,所以按章作业并严格兑现考核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的有效管理方式。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左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天地》杂志第10期热点微评论:如何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根”在班组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