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孩子,该竞选班委吗?
本帖最后由 张丽 于 2025-9-24 06:54 编辑当孩子迈入高中,学业压力肉眼可见地陡增——学科难度显著提升、知识容量大幅增加,高考的 “倒计时” 仿佛也在无形中加压。作为家长,我们常常陷入两难:一边盼着孩子能心无旁骛聚焦学业,全力备战高考;另一边又舍不得让孩子错过成长路上的重要历练——比如,是否要参与班委竞选、继续承担班级事务?
不少家长的顾虑很现实:高中学习本就需要挤时间消化知识点、刷题复盘,而班委工作往往要占用课余、自习甚至休息时间 —— 小到收发作业、统计信息,大到组织班会、协调活动,若时间分配失衡,很容易分散学习精力,甚至拖慢成绩节奏。更让人担心的是,高中生的同伴间自我意识与独立想法更趋鲜明,班委在管理中难免遇到尴尬:可能是同学不理解导致的配合度低,可能是任务推进受阻后的压力,甚至可能因立场不同被误解、受委屈,这对孩子的情绪调节和心理承受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但也有家长认为,班委经历带来的成长是书本无法替代的:组织活动时,孩子要学习统筹流程、协调资源,不知不觉锻炼了规划能力;对接老师、沟通同学时,要学着倾听需求、化解分歧,沟通表达能力在实践中自然打磨;定期承担班级事务的过程,更能让孩子跳出 “自我” 视角,培养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这些能力,无论对未来的大学集体生活,还是长远的职场发展,都是重要的 “软实力”。
一边是高考备考的核心任务,怕分心影响学业;一边是综合能力成长的宝贵机会,怕错过耽误长远。作为家长或过来人,你会支持高中孩子竞选班委吗?面对 “学业” 与 “历练” 的平衡,又会给孩子哪些具体的建议呢?
支持,但要“量力而行、以练促长” 我支持高中孩子竞选班委,但核心前提是“不本末倒置,以成长为导向”。高考固然是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但班委经历并非学业的“对立面”,关键在孩子能否借历练学会“平衡与成长”。
给孩子的具体建议有三:一是“先做评估再决定”,和孩子一起梳理每日学习节奏,估算班委事务的时间占比,若发现作业常熬夜、错题没时间复盘,可先从“小组长”等轻量职务起步,避免贪多求全;二是“用方法提效率”,教孩子把收发作业、统计信息等事务“批量处理”,比如固定晚自习前10分钟集中收齐,用表格模板快速汇总,把省出的时间留给学习;三是“视挫折为修行”,提前和孩子沟通“管理中的委屈很正常”,比如同学不配合时,引导他换个角度“是不是没说清任务意义”,把矛盾转化为沟通练习,反而能缓解学业外的心理压力。
高中不止“分数”这一张答卷,班委经历教会的规划、沟通与担当,会成为孩子面对未来的“软实力”。只要把握“学业为主、历练为辅”的节奏,这份经历终将成为高考之外的宝贵收获。(李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