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11月5日,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标志着沙河、沙颍河河南境内长达261公里的主干航道实现全线贯通。自此,平顶山成功加入周口、信阳、漯河的行列,成为河南省第四个实现货运通航的城市,区域交通与物流格局迎来重大升级。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0_4096x10000.jpeg平顶山港总投资7.05亿元,年设计吞吐能力435万吨,打通了河南中西部地区水道。依托沙颍河航道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将进一步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网络,辐射豫西全域及陕西、山西等西北内陆省份,可高效承载矿石、化工材料、钢铁、水泥及集装箱等多元化货物运输,为区域物流体系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为保障开港后运营高效顺畅,河南交投集团所属港航集团此前已开展多轮次、多吨位船舶试航,覆盖500吨至1000吨级船舶的航行、调度、装卸全流程。据介绍,平顶山地区产业基础雄厚,能源、化工、建材、制造业体系完整,每年水运需求约达900万吨。而从平顶山港出发的货船,一路向东经漯河、周口可到达安徽省界首、阜阳等地,接着走北线可抵达济宁、连云港等内河及海运港口,走南线可达南京、上海等大型海运港口,与海运实现无缝衔接。为保障货源稳定,河南交投集团联合平顶山市政府精准对接煤炭、化工、建材等大宗货源企业,定制专业化物流方案。目前,已开通平顶山至周口、蚌埠、合肥、南京、上海5条货运航线,显著降低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同时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冷链基地等配套建设,谋划“公铁水”多式联运,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的天然优势,未来,我们将依托平顶山港,吸引适水产业向港口集聚,以港口为龙头、园区为载体、城市为核心,推动港产城互为依托,互融共生。”平顶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说。作为中国内陆省份,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内河航运资源丰富。“十四五”以来,河南内河航运货运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7.3%。截至2024年底,该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约1825公里。其中,周口港已成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今年以来,河南加速推进多个内河航运重大工程建设,将内河航运作为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举措,港口吞吐量增幅明显。数据显示,1到9月份,河南全省完成港口吞吐量4641万吨(其中,周口市3629万吨、信阳市688万吨、漯河市252万吨、南阳市72万吨),同比增长48.4%;完成集装箱装卸量8.4万标箱(其中,周口市6.3万标箱、信阳市2.1万标箱),同比增长11.7%。(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林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爸爸,下井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院)母杜柴登项目部,安全文化长廊里的一幅稚嫩的卡通画格外醒目。画中,矿工爸爸胸前的安全绳与家里的窗帘紧紧系在一起。这是煤科院母杜柴登项目部职工子女“天使绘安全”活动的作品之一,也是煤科院以“家文化”激活安全内生动力的生动缩影。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1_4096x10000.jpeg在煤科院母杜柴登项目部的生产班前会上,智慧大屏上正在播放视频。画面里,项目部职工刘云龙的妻子叮嘱说:“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你平安才是全家最大的盼头……”项目部负责人王宏伟说,这是他们开展的“视频亲情嘱安”活动。“以前,我总被规章催着、提醒着,总有点不以为意。现在,天天听家人叮嘱,心里不由记挂起来,就想把安全攥紧点。”刚看完妻子视频的项目部职工王嘉感慨道。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2_4096x10000.jpeg这种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正是煤科院启动“家文化”活动的目的。据介绍,“家文化”活动以“以家筑安、以情聚力”的核心理念,通过情感、责任、安全3方面渗透,将安全理念深深扎根职工心中。实践中,该项目部以“天使绘安全”“视频亲情嘱安”“亲属进班前会”等特色活动为抓手,定期更新家属嘱安视频,借助智慧大屏、安全文化长廊传递亲人的牵挂。同时,他们将活动与班前会、安全警示教育深度结合,形成“日常渗透+定期强化”模式,为“家庭+企业”共护安全筑牢根基。煤科院门克庆项目部开展的“亲属进班前会”更让家庭与企业的安全联结从屏幕走入现实。职工家属受邀走进班前会,看着井下设备模型,倾听风险隐患讲解,观看触目惊心的安全警示教育视频,才明白安全有多重要。“以前,我总催他早点下班。现在才知道,慢一点、仔细一点才是真的好。”门克庆项目部职工李洪有的家属说。此外,煤科院巴彦高勒项目部推出“阿立的违章故事”系列微视频,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由职工本色出演,既还原违章场景,更让职工深刻感知到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工作的地方需要家的温暖、亲人的安全嘱托。我们以‘家文化’活动为纽带,将安全理念融入工作细节,把职工安危与家庭幸福相连,全力保障安全。”煤科院安全分院院长邓志刚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羡茹 通讯员 王健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在沪举办。论坛以“科技引领 数智赋能”为主题,聚焦数智赋能、推动技术创新和新材料研发、增强供应链韧性,探讨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签约,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材料、消费品等十大类24种产品,采购签约金额超409亿美元。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八届进博会上中国石化累计签约超3250亿美元。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3_4096x10000.jpeg论坛上,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致辞,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主持,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牛栓文出席并与有关外方签约。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下游业务首席执行官萨扎里,西门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过程自动化总裁劳伦兹,贝克休斯工业与能源技术板块工业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亚拉加达,睿咨得能源公司高级合伙人、能源供应链研究总监马汀森等知名企业高管,分别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赵东表示,中国石化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坚持科技强基,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的同时,坚持数智赋能,激活价值创造新引擎,全力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中国石化的发展离不开全球伙伴的长期信任与鼎力支持,愿与各方携手,一是共同强化科技创新策源,破解发展瓶颈,构筑行业发展新优势。二是共同加快数智赋能步伐,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化工行业深度融合,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三是共同拓展绿色低碳合作,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规模发展协同并进,绘就可持续发展新图景,共同开创能源化工行业的美好明天。本届进博会首次在4.1号馆设立采购商长廊,邀请实力强、规模大、影响力广、采购需求旺盛的大型央企入驻。作为首批14家重要采购商之一,中国石化在专属区域直观呈现与参展商的合作成果与创新案例,重点展示采购需求,与参展商面对面精准对接和沟通洽谈,促进务实合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裴龙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近日,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湖北潘口抽水蓄能项目首仓蜗壳混凝土顺利浇筑,为后续机组安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北潘口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和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29.8万千瓦,装设2台装机容量14.9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水头变幅最大、转轮直径最大的超低水头抽水蓄能项目。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5_4096x10000.jpeg蜗壳作为水轮机组的核心部件,其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此次浇筑的2号机组蜗壳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特别是蜗壳与座环连接处的阴角部位,由于空间狭小、钢筋密集、预埋件众多,混凝土入仓和密实填充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技术难题,项目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入仓方式上,采用“天泵+溜管、溜槽”为主,“地泵+预埋管路”和“塔机+吊罐”为辅的综合入仓方案。针对阴角部位浇筑难点,施工团队巧妙运用“平铺法”与“台阶法”相结合的铺料工艺,并选用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预埋灌浆管等辅助措施,有效确保了蜗壳的浇筑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与设计、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对混凝土配比、浇筑速度、温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监控。同时,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监督,确保浇筑作业安全有序进行。此次首仓蜗壳混凝土的成功浇筑,为后续机组安装奠定基础。中国水电五局潘口抽蓄项目部将继续保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稳步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确保电站按期投产发电。(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左钰灵 陈宝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日前,中铁十局承建的雄商高铁梁郓段右线无砟轨道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雄商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阶段性突破,为后续铺轨作业打通核心通道,为线路整体推进奠定坚实基础。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6_4096x10000.jpeg作为连接雄安新区与商丘的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雄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区域交通格局优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无砟轨道施工作为铺轨作业的前置核心节点,涵盖桥梁无砟轨道、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砟道岔等多类关键工序,技术集成度高、各环节衔接紧密,对施工精度与质量控制提出严苛要求。仅雄商高铁梁郓段,就需完成20组无砟道岔施工,其中11组60-18号无砟道岔更是影响铺轨节点的控制性工程。面对施工挑战,中铁十局雄商高铁梁郓段项目部锚定铺轨节点目标统筹资源配置。在材料管控环节,项目部建立全流程溯源体系,对轨道板、道岔构配件等关键材料实施逐批次开箱检验,通过尺寸复核、强度试验、耐久性检测等多维度筛查,确保所有进场材料实现“零缺陷”投入使用,从源头筑牢质量防线。施工过程中,技术团队启用激光精调仪、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等精密设备,对底座混凝土平整度、轨道板安装高程、道岔几何参数开展“地毯式”精调。为达到毫米级精度要求,每道工序均安排专人全程盯控,累计完成5轮以上精调复核,最终实现轨距误差、轨向偏差均小于0.5毫米的行业领先标准,远超国家验收规范。(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11月1日,上海码头回荡着激昂的誓言,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拔锚起航,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船共同保障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队员,并邀请来自泰国、智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中国化学二化建承建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的6名队员登上了前往南极的航船“雪龙”号。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出征欢送仪式,为这支“化建南极铁军”吹响了奋进的号角。此次出征,标志着中国化学二化建签约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秦岭站的“能源心脏”,该项目对中国化学工程乃至国家极地科考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活动伊始,队员们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随后,他们两两一组,默契地互相检查行李与设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是出发前最后的互助确认,不仅是工作流程,更是团队凝聚力与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曾参与南极项目的曲迎群同志分享了宝贵经验,并送上诚挚祝福。项目经理王朝辉作为队员代表发言,他坚定地表示:“这次南极之行,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也是责任。无论前路多难,我们必将以专业践行使命,以团结克服挑战,请公司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在“南极约定”宣誓环节,六名队员围成一圈,将手紧紧叠在一起,齐声高喊出专属他们的出征口号:“钢管不断,风雪不拦,六人六城,平安回程!”洪亮的声音在海天之间激荡,宣示着他们征服极地、使命必达的豪情。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7_4096x10000.jpeg仪式还特别设置了“时间胶囊”封存环节,队员们提前写下的对任务成功的期待与对队友的祝福被一同封存,约定凯旋之日共同开启,为这段旅程增添了一份温情与仪式感。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是保障南极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生命线工程。中国化学二化建继2019年圆满完成南极长城站项目后,再次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此关键项目,充分彰显了中国化学工程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在项目建设中,中国化学二化建将坚持“绿色考察”的中国南极科考倡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确保燃油供应系统稳定可靠的同时,减少对南极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纯净大陆。(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杨丽丽 记者 李彦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11月1日,上海码头回荡着激昂的誓言,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拔锚起航,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船共同保障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队员,并邀请来自泰国、智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中国化学二化建承建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的6名队员登上了前往南极的航船“雪龙”号。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出征欢送仪式,为这支“化建南极铁军”吹响了奋进的号角。此次出征,标志着中国化学二化建签约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秦岭站的“能源心脏”,该项目对中国化学工程乃至国家极地科考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活动伊始,队员们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随后,他们两两一组,默契地互相检查行李与设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是出发前最后的互助确认,不仅是工作流程,更是团队凝聚力与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曾参与南极项目的曲迎群同志分享了宝贵经验,并送上诚挚祝福。项目经理王朝辉作为队员代表发言,他坚定地表示:“这次南极之行,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也是责任。无论前路多难,我们必将以专业践行使命,以团结克服挑战,请公司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在“南极约定”宣誓环节,六名队员围成一圈,将手紧紧叠在一起,齐声高喊出专属他们的出征口号:“钢管不断,风雪不拦,六人六城,平安回程!”洪亮的声音在海天之间激荡,宣示着他们征服极地、使命必达的豪情。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7_4096x10000.jpeg仪式还特别设置了“时间胶囊”封存环节,队员们提前写下的对任务成功的期待与对队友的祝福被一同封存,约定凯旋之日共同开启,为这段旅程增添了一份温情与仪式感。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是保障南极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生命线工程。中国化学二化建继2019年圆满完成南极长城站项目后,再次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此关键项目,充分彰显了中国化学工程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在项目建设中,中国化学二化建将坚持“绿色考察”的中国南极科考倡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确保燃油供应系统稳定可靠的同时,减少对南极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纯净大陆。(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杨丽丽 记者 李彦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11月1日,上海码头回荡着激昂的誓言,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拔锚起航,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船共同保障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队员,并邀请来自泰国、智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中国化学二化建承建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的6名队员登上了前往南极的航船“雪龙”号。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出征欢送仪式,为这支“化建南极铁军”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此次出征,标志着中国化学二化建签约的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秦岭站的“能源心脏”,该项目对中国化学工程乃至国家极地科考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活动伊始,队员们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随后,他们两两一组,默契地互相检查行李与设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是出发前最后的互助确认,不仅是工作流程,更是团队凝聚力与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

曾参与南极项目的曲迎群同志分享了宝贵经验,并送上诚挚祝福。项目经理王朝辉作为队员代表发言,他坚定地表示:“这次南极之行,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也是责任。无论前路多难,我们必将以专业践行使命,以团结克服挑战,请公司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

在“南极约定”宣誓环节,六名队员围成一圈,将手紧紧叠在一起,齐声高喊出专属他们的出征口号:“钢管不断,风雪不拦,六人六城,平安回程!”洪亮的声音在海天之间激荡,宣示着他们征服极地、使命必达的豪情。



仪式还特别设置了“时间胶囊”封存环节,队员们提前写下的对任务成功的期待与对队友的祝福被一同封存,约定凯旋之日共同开启,为这段旅程增添了一份温情与仪式感。

南极罗斯海枢纽站供油系统是保障南极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生命线工程。中国化学二化建继2019年圆满完成南极长城站项目后,再次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此关键项目,充分彰显了中国化学工程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

在项目建设中,中国化学二化建将坚持“绿色考察”的中国南极科考倡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确保燃油供应系统稳定可靠的同时,减少对南极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纯净大陆。(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杨丽丽 记者 李彦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近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雄忻高铁河北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大光岩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雄忻高铁河北段关键“咽喉”被打通,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光岩隧道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保定阜平县天生桥镇,全长6010.06米,最大埋深约560米,设计时速350千米,为单洞双线隧道,是雄忻高铁贯通的首座超6千米的山岭隧道。面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在浅埋段施工中,采取地表注浆加固技术,增强岩体整体稳定性,并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强化超前支护与防排水措施,加大监控测量频率,全力保障施工安全。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6/2624838_4096x10000.jpeg大光岩隧道自2023年3月份开工,历经900多个日夜奋战,建设者们先后克服了隧道施工风险高、围岩变化快、裂隙水量大、出渣运距长等诸多困难,施工期间历经两次洪水和一次暴雪自然灾害,但施工团队始终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确保安全、质量、环保的前提下稳中求进,隧道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平均开挖进度指标均超过100米/月,为水平层片麻岩条件下隧道快速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雄忻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显著优化京津冀地区路网结构,结束革命老区阜平不通铁路的历史,并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孙建 佀国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3 小时前

记者11月5日从京昆高速铁路西昆有限公司获悉,随着最后一次掘进,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安康至重庆段(以下简称西渝高铁康渝段)大象洞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大象洞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249米,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省级自然保护区巴山大峡谷范围内。隧道下穿景区的大型地下溶洞——大象洞,生态保护与施工安全要求极高。中铁二十局项目部自2022年10月进场施工以来,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将环保要求贯穿施工全过程。施工中摒弃传统爆破方式,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模式,有效将施工振动控制在最低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岩层与溶洞的扰动。据中铁二十局西渝高铁项目一分部经理李成志介绍,在施工中综合运用锚杆框架梁加固、三维植被网护坡等生态防护技术,构建起“刚性支护+柔性修复”的立体防护体系,达到生态零扰动,确保巴山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不受破坏。西渝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吴宇)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11月6日企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