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好事请留名———发电厂管理人员转变工作作风纪实
做好事不留名,这是人们传统的观念。如今,发电厂却将科室管理人员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按时公开通报,做了好事也留名,以此激励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这种做法好,可以在公司其它单位进行推广!”公司党委副书记向永东在检查发电厂八项制度工作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解决了问题,请你写下来
发电厂规定,机关科室管理人员要每月深入基层车间,为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每个科室不少于4项,并在每月30日前统计出来,在该厂的内部刊物《电厂信息》中的“走进基层”专栏上进行公示。
《电厂信息》每月出版,分发到各个班组,厂里的每个员工都可以看到,刊登的情况是否属实一目了然,谁也不好意思谎报。
自去年8月开始实行“做好事留名”以来,发电厂机关管理人员深入基层,共收集解决问题214项,内容包括解答医保卡使用疑问、修复锅炉控制室空调、协助车间调节石粉用量等。“原来我们的电脑不能查看网上邻居的共享文档,工会的贺禧给我们重新设置后,现在查阅资料方便多了。”车间副主任熊伟对此制度的实施深表赞同。
下基层多了,交流的多了
车间员工们纷纷表示,自实行科室下基层以来,机关管理人员经常到车间转悠,主动与基层员工交流,看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一些设备配件的供应、型号变更、临时材料的组织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还有如财务科指导车间制作预算报表,人力资源科教车间如何计算员工年休假中有加班的工资等,使很多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如今,机关管理者主动下基层了解情况的多了。一些机关科室的管理者表示,在没有实行这个制度前,因为本身工作也忙,下车间的时间确实比较少。但现在厂里要求下基层解决问题,还要将情况进行公示、通报,如果不好好做,不但绩效要受考核,自己也觉得没面子。
检修车间党支部书记胡济东说,以前有些问题,不知该找哪个部门来解决,就拖着,影响工作质量。对员工在工资、政策上的有些疑问,车间有时也不能正确的解答。现在实行科室下基层,有对口部门主动找上门给予专业、全面的答复,化解了员工的思想问题,也促进了厂的和谐稳定。
(陈莉娅) 人过留名 雁过留声好的一定要留下来 谢谢敬老师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