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靠自己应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
靠自己应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就业问题从来都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人才短缺,国家统一分配,劳动者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个时期,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劳动者与就业的矛盾也不十分突出。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学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劳动者与就业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就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目前,劳动力总量依然供过于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新生代青年就业问题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同时,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供需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出现“技工荒”、“民工荒”。
毫无疑问的是,从政策和宏观层面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都对促进劳动者就业负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保证为每一个劳动者找到工作,而是从政策等方面做好引导,创造一个让每一名劳动者都有机会找到工作的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引导人才合理就业,科学流动。特别是对于残疾人等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来说,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逐利属性,他们在就业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国家更是要在政策上为他们织就一张保障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市场之间又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虽然市场可以选择劳动者,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市场中的单位和创业机会,但总体上市场处于主动的地位,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抛开就业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要想就业,就必须要具备市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在就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市场需要的工种很多,收入也有低有高,劳动者如果不预先为自己设计就业的目标,或好或坏,绝大多数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另外,即使国家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弱势群体的就业政策,如果自己不努力取得一技之长,就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也是无法实现就业。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劳动者都应该把靠自己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
总之在就业中,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制定就业规划,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特殊困难对象实施就业援助;要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要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信息指导和对弱势群体的培训;要发挥宏观政策对失业的调控作用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发挥市场在调节劳动力需求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作为劳动者来说,更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选择与自身能力素质相符的岗位,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从广度与深度上提高自身技能与综合素质。 读孙老师的文字,感觉很舒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