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4|回复: 1

[话题探讨] 【中立】靠自己应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

发表于 2011-11-12 00:00: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靠自己应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



    就业问题从来都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人才短缺,国家统一分配,劳动者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个时期,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劳动者与就业的矛盾也不十分突出。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学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劳动者与就业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就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目前,劳动力总量依然供过于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新生代青年就业问题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同时,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供需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出现“技工荒”、“民工荒”。
    毫无疑问的是,从政策和宏观层面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都对促进劳动者就业负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保证为每一个劳动者找到工作,而是从政策等方面做好引导,创造一个让每一名劳动者都有机会找到工作的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引导人才合理就业,科学流动。特别是对于残疾人等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来说,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逐利属性,他们在就业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国家更是要在政策上为他们织就一张保障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市场之间又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虽然市场可以选择劳动者,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市场中的单位和创业机会,但总体上市场处于主动的地位,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抛开就业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要想就业,就必须要具备市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在就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市场需要的工种很多,收入也有低有高,劳动者如果不预先为自己设计就业的目标,或好或坏,绝大多数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另外,即使国家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弱势群体的就业政策,如果自己不努力取得一技之长,就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也是无法实现就业。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劳动者都应该把靠自己作为就业的基本立足点。
    总之在就业中,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制定就业规划,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特殊困难对象实施就业援助;要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要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信息指导和对弱势群体的培训;要发挥宏观政策对失业的调控作用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发挥市场在调节劳动力需求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作为劳动者来说,更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选择与自身能力素质相符的岗位,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从广度与深度上提高自身技能与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10:50:14 | 查看全部
读孙老师的文字,感觉很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